时间: 2025-04-26 09: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37
渔父
作者: 潘希曾 〔明代〕
漠漠春江细雨来,
江头渔父唱歌回。
青林穿去无踪迹,
生怕逢人肉眼猜。
在朦胧的春江上细雨纷飞,
江边的渔父唱着歌声回荡。
青翠的树林中行走却不留痕迹,
他生怕被人识破心中的秘密。
“渔父”这一形象在中国古诗中常常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象征着与世无争、追求自然的生活。此诗中的渔父不仅是捕鱼者,更是一个逃避世俗目光的人,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潘希曾,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许多文人渴望逃离现实的困境,寻求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渔父的形象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渔父》这首诗以春江细雨为背景,通过渔父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隐秘的江边生活画面。诗的开头“漠漠春江细雨来”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细雨轻洒在江面,春意盎然,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而“江头渔父唱歌回”,则将视线转向渔父,他在江边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体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接下来的“青林穿去无踪迹”,渔父在青林间穿行,仿佛与世隔绝,显示出他逃避世俗的决心。而最后一句“生怕逢人肉眼猜”,则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尽管他享受着自由和隐秘,但却又对外界充满了警惕,生怕被识破。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反映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展现了渔父在自然中寻求自由与宁静的心路历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矛盾,渔父的形象象征着渴望自由与宁静的人生哲学,反映了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漠漠”意指:
渔父在诗中主要表现出: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渔父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