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招农篇》

时间: 2025-05-05 05:40:29

诗句

京城五都会,卓锥争比闾。

朱楼矗隘址,绣甍夹通衢。

酒削飨列鼎,贩脂来驷车。

东家见妖丽,西舍闻笙竽。

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

一日出京市,归不把犁锄。

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

京城岂不美,咄嗟异荣枯。

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

仰屋视门傅,壁立檐无储。

却归卜丘首,邻里相揶揄。

嗟嗟食田子,食技汝不知。

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29

原文展示:

京城五都会,卓锥争比闾。朱楼矗隘址,绣甍夹通衢。酒削飨列鼎,贩脂来驷车。东家见妖丽,西舍闻笙竽。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一日出京市,归不把犁锄。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京城岂不美,咄嗟异荣枯。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仰屋视门傅,壁立檐无储。却归卜丘首,邻里相揶揄。嗟嗟食田子,食技汝不知。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

白话文翻译:

京城是五大都会之一,人们在这里争相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高楼大厦林立,华丽的屋檐夹道而立。酒宴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商人们驾着豪华的马车来往。东家看到美丽的女子,西家传来笙竽的音乐。勤劳的农家子弟,住在偏僻的村落。有一天他来到京城市场,回来后不再拿起犁锄。他卖掉了祖传的田产,买下了京城的房子。京城固然美丽,但荣华富贵与贫穷困苦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经商不是我的方法,守望相助也不是我的同伴。抬头看向家门,墙壁空空如也。最终他回到了故乡,邻里都嘲笑他。唉,种田的人啊,你不懂得种田的技艺。种田可以长久维持生计,圣明的君主正在减免租税。

注释:

  • 京城五都会:指京城是五大都会之一,繁华之地。
  • 卓锥:比喻极小的空间,这里指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 朱楼矗隘址:红色的高楼耸立在狭窄的地方。
  • 绣甍夹通衢:华丽的屋檐夹道而立。
  • 酒削飨列鼎:酒宴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 贩脂来驷车:商人们驾着豪华的马车来往。
  • 劬劬农家子:勤劳的农家子弟。
  • 三家墟:偏僻的村落。
  • 千金卖恒产:卖掉了祖传的田产。
  • 咄嗟异荣枯:荣华富贵与贫穷困苦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 货殖非吾法:经商不是我的方法。
  • 守望非吾徒:守望相助也不是我的同伴。
  • 仰屋视门傅:抬头看向家门。
  • 壁立檐无储:墙壁空空如也。
  • 却归卜丘首:最终他回到了故乡。
  • 邻里相揶揄:邻里都嘲笑他。
  • 食田子:种田的人。
  • 食技汝不知:你不懂得种田的技艺。
  • 食田可久业:种田可以长久维持生计。
  • 圣主方捐租:圣明的君主正在减免租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文以豪放洒脱、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招农篇》是他在元代社会背景下,对农家子弟追求城市生活而忽视农业生产的现象进行反思的作品。

创作背景: 元代社会经济繁荣,城市生活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忽视。杨维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呼吁人们重视农业生产,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基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繁华与农村贫困的对比,揭示了元代社会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及其后果。诗中“劬劬农家子”的形象,代表了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被城市的繁华所吸引,放弃了耕作,最终却陷入贫困。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命运的关切。诗的结尾提到“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强调了农业的稳定性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体现了诗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和对国家政策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城五都会,卓锥争比闾:京城是五大都会之一,人们在这里争相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2. 朱楼矗隘址,绣甍夹通衢:红色的高楼耸立在狭窄的地方,华丽的屋檐夹道而立。
  3. 酒削飨列鼎,贩脂来驷车:酒宴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商人们驾着豪华的马车来往。
  4. 东家见妖丽,西舍闻笙竽:东家看到美丽的女子,西家传来笙竽的音乐。
  5. 劬劬农家子,住在三家墟:勤劳的农家子弟,住在偏僻的村落。
  6. 一日出京市,归不把犁锄:有一天他来到京城市场,回来后不再拿起犁锄。
  7. 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他卖掉了祖传的田产,买下了京城的房子。
  8. 京城岂不美,咄嗟异荣枯:京城固然美丽,但荣华富贵与贫穷困苦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9. 货殖非吾法,守望非吾徒:经商不是我的方法,守望相助也不是我的同伴。
  10. 仰屋视门傅,壁立檐无储:抬头看向家门,墙壁空空如也。
  11. 却归卜丘首,邻里相揶揄:最终他回到了故乡,邻里都嘲笑他。
  12. 嗟嗟食田子,食技汝不知:唉,种田的人啊,你不懂得种田的技艺。
  13. 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种田可以长久维持生计,圣明的君主正在减免租税。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京城的繁华与农村的贫困进行对比,突出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及其后果。
  • 比喻:“卓锥争比闾”用“卓锥”比喻极小的空间,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的情景。
  • 拟人:“朱楼矗隘址”中的“矗”字赋予了高楼以人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高楼的耸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呼吁人们重视农业生产,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基础。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农村的贫困,诗人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强调了农业的稳定性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

意象分析:

  • 京城五都会:繁华的都会,象征着城市的繁华和吸引力。
  • 朱楼矗隘址:红色的高楼,象征着城市的奢华和富裕。
  • 劬劬农家子:勤劳的农家子弟,象征着朴实和勤劳。
  • 千金卖恒产:卖掉祖传的田产,象征着对农业的忽视和对城市生活的追求。
  • 食田可久业:种田可以长久维持生计,象征着农业的稳定性和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劬劬农家子”指的是什么? A. 勤劳的农家子弟 B. 城市的商人 C. 官员 D. 贵族

  2. 诗人通过“千金卖恒产,买屋京城居”表达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农业的忽视 C. 对国家政策的支持 D. 对农民的同情

  3. 诗的结尾提到“食田可久业,圣主方捐租”,强调了什么? A. 农业的稳定性和重要性 B. 城市的繁华 C. 商人的富裕 D. 农民的贫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的重视。
  • 《观刈麦》(白居易):通过描写农民收割麦子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农业的重视。

诗词对比:

  • 《招农篇》与《悯农》: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但《招农篇》更侧重于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现象的反思,而《悯农》则更侧重于对农民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农业诗选》:收录了多首关于农业的古代诗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诗人对农业的看法和态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读元白长庆二集诗 竹枝歌七首 野菊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水调歌头(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 读严子陵传 初入淮河四绝句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奏差 黑藓 绘写 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推枯折腐 雄开头的成语 衣绣夜行 行吟 见精识精 風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横生枝节 虎窟狼窝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心字底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