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27
萋萋芳草忆王孙,
碧水丹山日闭门。
吊月蟪蛄悲故府,
号风松柏泣忠魂。
一枝聊借犹堪托,
四海无家岂独存。
历尽艰辛逃绝域,
祇留正气塞乾坤。
满地芳草让我忆起王孙,
碧水丹山之中我闭门独处。
月下蟪蛄为故居而悲鸣,
风中松柏为忠魂而泣泪。
借一枝花聊以寄托情感,
四海无家的人又岂止我一人。
经历无数艰辛逃离绝境,
只留下正气充塞天地之间。
丁必捷,清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深刻。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亡国之恨和对忠臣的哀悼。王孙的身世和忠魂的情感交织,寄托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开头的“萋萋芳草”与“王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追忆的氛围,仿佛在感叹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落。接下来的“碧水丹山”则是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吊月蟪蛄悲故府”这一句,蟪蛄的鸣叫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追忆,配合“号风松柏”,松柏的挺拔与哀伤更为忠魂的悲情增添了一份厚重感。诗人在此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后半部分的“一枝聊借犹堪托”与“四海无家岂独存”则揭示了诗人对当下孤立无援的感受,感慨四海皆无家,自己并不孤单。最后两句“历尽艰辛逃绝域,祇留正气塞乾坤”则是诗人的豪情壮志,尽管经历了艰难困苦,但他仍然坚守正义与理想。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如“吊月蟪蛄”)、拟人(松柏的泣泪)、对仗(如“碧水丹山”与“日闭门”)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忠臣的崇敬,反映了作者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坚持,充满了正气与理想。
诗中的“萋萋芳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枝聊借犹堪托”中的“一枝”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号风松柏”传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