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5:53
龙宫操
作者:顾况
龙宫月明光参差,
精卫衔石东飞时。
鲛人织绡采藕丝,
翻江倒海倾吴蜀。
汉女江妃杳相续,
龙王宫中水不足。
在龙宫里,月光明亮而参差不齐,
精卫衔着石头向东飞去。
鲛人正在织绡,采撷藕丝,
翻江倒海,倾覆了吴国和蜀国。
汉女江妃的影子渐行渐远,
而龙王的宫殿中却水源不足。
顾况(约712-约770),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青莲,出自名门望族,曾任官职。其诗风清丽,语言简练,常以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富有想象力。
《龙宫操》创作于唐代,彼时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受文人雅士环境的影响,常常借用神话传说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龙宫操》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古诗,顾况通过对龙宫和传说生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奇妙的幻想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的开头,龙宫的月光“光参差”勾勒出一种动人的夜景,暗示着梦幻的氛围。接着,精卫衔石的故事引入,既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鲛人织绡的画面则展现了海中精灵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世界。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突然转向,翻江倒海的景象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控制,倾覆了吴蜀两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无情的命运。最后提到的“水不足”,则是对龙宫的警示,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困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整首诗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穿梭,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意世界。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将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龙宫的景象和传说中的人物,表达了对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与力量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变迁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忧虑。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幻想世界,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选择题:龙宫操中的“精卫”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神秘
D. 变化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水不足”暗示了__。
判断题:诗中鲛人是象征历史的角色。(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