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14:14
黄金白璧明月珠,清歌妙舞倾城姝。
他家都有侬家无,却有四璧环相如。
此外更有一床书,不堪自饱蠹鱼故。
故人远送东坡集,旧书避席皆让渠。
儿时作剧百不嬾,说著读书偏起晚。
乃翁作恶嗔儿痴,强遣饥肠馋蠹简。
老来万事落人後,浪取故书遮病眼。
病眼逢书辄著花,笔下蝇头成老鸦。
病眼将奈故书何,故书一关一长嗟。
东坡文集侬亦有,未及终篇已停手。
印墨模糊纸不佳,亦非鱼网非科斗。
富沙枣木新雕文,傅刻疏瘦不失真。
纸如雪茧出玉盆,字如霜鴈点秋云。
老来两眼如隔雾,逢柳逢花不曾觑。
只逢书册佳且新,把翫崇朝那肯去。
东坡痴绝过於侬,不将一褐易三公。
只将笔头拄月胁,万古凡马不足空。
故人怜我老愈拙,不寄金册扶病骨。
却寄此书来恼人,挑落书灯搔白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14
谢福建茶使吴德华送东坡新集
黄金白璧明月珠,
清歌妙舞倾城姝。
他家都有侬家无,
却有四璧环相如。
此外更有一床书,
不堪自饱蠹鱼故。
故人远送东坡集,
旧书避席皆让渠。
儿时作剧百不嬾,
说著读书偏起晚。
乃翁作恶嗔儿痴,
强遣饥肠馋蠹简。
老来万事落人后,
浪取故书遮病眼。
病眼逢书辄著花,
笔下蝇头成老鸦。
病眼将奈故书何,
故书一关一长嗟。
东坡文集侬亦有,
未及终篇已停手。
印墨模糊纸不佳,
亦非鱼网非科斗。
富沙枣木新雕文,
傅刻疏瘦不失真。
纸如雪茧出玉盆,
字如霜鴈点秋云。
老来两眼如隔雾,
逢柳逢花不曾觑。
只逢书册佳且新,
把翫崇朝那肯去。
东坡痴绝过於侬,
不将一褐易三公。
只将笔头拄月胁,
万古凡马不足空。
故人怜我老愈拙,
不寄金册扶病骨。
却寄此书来恼人,
挑落书灯搔白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吴德华赠送的《东坡新集》的感激和对自己年老无能的感慨。诗中提到金银珠宝的富贵与美丽,强调自己却没有这样的财富,唯有书籍陪伴。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嬉闹,老来却因眼疾难以阅读,书本给他带来快乐却也让他感到无奈。尽管有《东坡文集》,却因纸张模糊、字迹不清而无从细读。最后,诗人感叹老来无能的自己,还要承受书籍带来的困扰。
作者介绍: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旧友的怀念。吴德华赠送的《东坡新集》引发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与对自身境况的无奈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书籍和人生的复杂情感。开头用“黄金白璧明月珠”引入,展现富贵的奢华,形成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嬉戏与对读书的冷淡,表达了对父亲期望的无奈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描绘的“病眼”不仅是身体的缺陷,也是对智慧和见识的无力感,反映出老年人的孤独与无奈。
在写作手法上,杨万里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尤其是对书籍的描写,呈现出书籍的美丽与困扰。整首诗在抒情中穿插着对书籍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叹息,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对书籍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病眼”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不羁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为细腻,呈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书籍的热爱。两者都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展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