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2:56
寒飙冽。江乡又近重阳节。重阳节。临风感昔,知音耗绝。共此残秋同此月。斯人也合伤离别。伤离别。焉得重来,紫萸同撷。
寒风凛冽,江边又快到重阳节了。重阳节,我在风中回想往昔,知音已然寥寥。我们在这残秋之际共享同一轮明月,那些人该是感伤离别的。离别让人心痛,怎能再重聚,像那紫萸花一样再度相携?
作者介绍:方彦珍,清代诗人,创作风格多受传统文化影响,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夕,重阳节本是团圆的日子,但作者却因知音的离去而倍感凄凉,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忆秦娥 秋夜怀月仪》是方彦珍在重阳节前夕写的,诗中透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开头的“寒飙冽”描绘了秋夜的寒冷,紧接着引出重阳节的到来,使人产生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本是欢庆团圆的日子,但诗人却在此时感到知音的缺失,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多次提及伤离别,使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惆怅与无奈,流露出对故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在意象方面,诗中提到的“同此月”以及“紫萸”都富有象征意义。明月代表了思念与团圆,而紫萸则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表明诗人对重聚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重聚的渴望,充满了对友人和往昔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紫萸”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