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8:13
寒日萧萧上琐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寒冷的阳光萧条地洒在小窗上,
梧桐树应该怨恨夜晚的霜降。
酒宴结束后,更喜欢苦涩的团茶,
梦已经断了,偏偏适合瑞脑的香气。
秋天已经结束,白昼却依然漫长,
仲宣(王维)怀念远方的情感更加凄凉。
不如在酒杯前随意畅饮,
不要辜负东篱下的菊花盛开。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她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
此词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丧失的双重困境中,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力描绘了秋冬交替的时节,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展现了李清照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开篇以“寒日萧萧”描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透过窗户洒入的寒光,不仅映射了外部环境的冷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接着,诗人提到“梧桐应恨夜来霜”,将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酒阑更喜团茶苦”中,李清照用饮酒的意象表达了对苦涩人生的接受与释怀,酒宴的结束象征着欢乐的消逝,而团茶的苦味则象征着生活的真实与苦楚。梦断后的“瑞脑香”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尽管生活已然艰难,仍希望在梦中寻得一丝慰藉。
“秋已尽,日犹长”一句,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矛盾与无情,秋天的结束使得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愈发明显。最后两句“莫负东篱菊蕊黄”,则是对生活的积极呼唤,鼓励自己在逆境中寻求乐趣,不要辜负生命中的美好,体现了李清照坚韧的精神。
整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在逆境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苦涩的接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寒日萧萧”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
B. 凄凉
C. 热闹
答案: B
“仲宣怀远”中的仲宣指的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 B
“莫负东篱菊蕊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珍惜生活
C.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