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时间: 2025-07-26 11:37:43

诗句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37:43

原文展示: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白话文翻译:

春光淡淡,正值寒食节,
玉炉沉水,袅袅的残烟缭绕。
梦中回到那隐秘的山枕,花钿闪烁。
海燕尚未来,人在草地上斗草,
江边的梅花已经凋谢,柳树上又生出绵绵的柔条。
黄昏时分,稀疏的雨水浸湿了秋千。


注释:

字词注释:

  • 淡荡:形容春光轻柔而悠远。
  • 寒食天:寒食节,春天的一个传统节日。
  • 玉炉:指香炉,沉水意为炉中香火已熄。
  • 袅残烟:袅袅上升的烟雾,表示香烟的余温。
  • 山枕:山间的枕头,隐喻安静的环境。
  • 隐花钿:花钿是一种装饰,隐喻美丽的梦境。
  • 海燕:指海边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斗草:一种儿童游戏,春天常见。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象征早春时节的花。
  • 柳生绵:柳树发新芽,象征春天的生机。
  • 黄昏疏雨:傍晚时分的细雨,增加了诗的情感氛围。
  • 湿秋千:秋千被细雨浸湿,传达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气氛。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寒食节,传说与介子推有关,强调了对先人的追思。
  • 斗草:作为古代儿童游戏,寓意春天的欢快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丰富,经历了北宋的繁华与南宋的动荡,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的怀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李清照在写作《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时,正值她人生的一个低谷期,心中充满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寒食节是一个充满怀旧氛围的节日,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一首充满优雅与哀愁的词作,李清照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绪。开篇以“淡荡春光寒食天”点明了时节,春光虽美,却在寒食节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清冷。接着“玉炉沉水袅残烟”,展现了那种温暖与香气已散去的感觉,仿佛在追忆曾经的美好。在“梦回山枕隐花钿”中,李清照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出对往日的怀念,花钿的隐喻暗示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之后“海燕未来人斗草”,展现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欢乐,但随即转入“江梅已过柳生绵”,描绘了春天的流逝,梅花的凋谢与柳树的新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时光的无情。最后的“黄昏疏雨湿秋千”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黄昏与细雨的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婉约的氛围。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荡春光寒食天:春光明媚却略显冷清,设置了全诗的基调。
  • 玉炉沉水袅残烟:香炉中的烟雾已经消散,象征着过去的温暖已不复存在。
  • 梦回山枕隐花钿:梦中的回忆与现实交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怀念。
  • 海燕未来人斗草:春天的意象尚未完全到来,海燕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江梅已过柳生绵:对比梅花的凋谢与柳树的新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黄昏疏雨湿秋千:黄昏与细雨交织,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惆怅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海燕与梅花分别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时光的流逝。
  • 拟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春天的景象具有情感。
  • 对仗:如“江梅已过柳生绵”,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李清照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命与希望。
  • 寒食节:传达对逝去岁月的追思。
  • 玉炉沉水:象征过去的温暖与美好。
  • 海燕: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江梅与柳生:对比生死与新生,表现时间的流逝。
  • 秋千:象征童年与纯真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淡荡春光寒食天”中的“淡荡”可以理解为:
    A. 明亮
    B. 清冷
    C. 轻柔

  2. “江梅已过柳生绵”中“柳生绵”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新芽
    B. 柳树的凋谢
    C. 柳树的花

  3. “黄昏疏雨湿秋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宁静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苏轼的春天描绘,两者都描写了春天的美好,但李清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而苏轼则更侧重于豪放的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清照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译文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注释

相关查询

二郎神 春寒感怀 二郎神 二郎神 登燕子矶秋眺 二郎神慢 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 二郎神 题邵倬庵画佛扇 二郎神 邸雪 二郎神 二郎神 次荅嫂氏寄怀原韵 二郎神 忆浯溪旧游,和眉山杨西村恢作,寄叔子 二郎神 忆梧州鸳鸯江,次彊村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背乡离井 甲错 千古一时 玄玄 牛鞅 足智多谋 页字旁的字 包含恳的词语有哪些 烟花风月 金字旁的字 临机制变 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翅翰 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嘘唏不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