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7
满庭芳 至贵阳劳军,吊黑石关战场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山映霞光,地雄关险,角声吹断斜阳。
暂停征辔,战地满凄凉。
隐约斑斑碧血,萦白骨枯草茫茫。
依然是,风云惨澹,杀气满沙场。
雄师千万骑,旌旗撼岳,快刃欺霜。
待愤吞胡羯,搏敌如狂。
不负男儿报国,精忠史志节长芳。
从今后,谁家闺月,夜夜梦魂伤。
这首诗描绘了在黑石关战场的惨烈景象。山峦映着霞光,地势的雄伟与险峻,号角声把斜阳的余辉撕断。战马停下,四周满是凄凉的气氛。隐约可见斑斑的碧血,白骨与枯草交织在一起,满目苍凉,风云惨淡,杀气弥漫于沙场。
雄伟的军队骑兵千千万万,旌旗摇曳如同撼动高山,快刀如霜般锋利。我们要愤怒地吞噬胡羯敌人,拼死搏斗,绝不辜负男子汉报国的决心,忠诚与节义将永垂不朽。从今往后,谁家闺中明月,夜夜都在梦中悲伤。
作者介绍:陈逸云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动荡年代,诗作多反映国难与壮志,风格激昂、慷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事频繁、国家动荡之际,诗人表达了对战士的敬意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意在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与士兵的忠诚,开头便以“山映霞光,地雄关险”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战场的险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战地的凄凉景象,隐约可见的“碧血”和“白骨”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诗中提到的“雄师千万骑”与“旌旗撼岳”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士兵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决心。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敌人的愤怒,以及对民族责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壮志与忠诚的永恒。结尾处“谁家闺月,夜夜梦魂伤”则引发了对战争带来的家庭离散与个人悲痛的深切感慨,展示了战争不仅影响战士,也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命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战争的反思,突显了战士的英勇与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快刃欺霜”是指什么?
“谁家闺月”中“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