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6:03
诗词名称: 赵伯山
作者: 岳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内容待提供,因该诗歌未在广为人知的诗词集内)。
诗的意思是:以公姓的麟来定论,执掌坛上的牛耳。即使信任深厚也能被视为优秀的奇才,毕竟这是一家之言。以道理来应对时局,身居夷地又何必感到羞愧。这就是我在此处所体悟的道理。
岳珂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称。生于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赵伯山》是在岳珂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与思考下写成,可能是对权力和道德的探讨,以及对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反思。
《赵伯山》是一首承载了深厚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麟”与“牛耳”的比喻,表达了对优秀人才和领导者的期待与赞美。诗中提到的“信厚”和“俊奇”,不仅是对人品的推崇,也暗示了对家庭与社会责任的认同。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更希望借此表达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艰难环境,也要心怀理想,坚守信念。
在形式上,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岳珂的文人气质。同时,诗中“居夷何愧”的句子,令人深思,强调了在逆境中不屈服的精神。在读这首诗时,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体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与信念的勇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反省。
诗中“以公姓之麟定”中的“麟”象征什么?
诗中的“居夷何愧”表达了什么情感?
比较岳珂与李白在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态度,岳珂更强调个人品德与责任,而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二者在风格上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部分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原文内容需提供以便完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