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35
满庭芳 其一 六客堂
作者: 吴绮 〔清代〕
绮阁东偏,红亭中峙,重经六客停骖。
庭前松柏,曾听主宾谈。
南极光芒不见,重逢处绿鬓毵毵。
今朝也苕溪月满,此会已成三。
坐中词客在,张华冀北,庾信江南。
把玉壶再酌,锦字还探。
独有枯槎入画,星缠里醉倒双柑。
东风起檐花落井,红影笑春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庭院,东边的绮阁和红亭屹立着,仿佛重游六客停留的地方。庭前的松柏树曾经见证过主宾的谈话。南极的光芒无从察觉,而在重逢之处,绿鬓的朋友依旧如昔。今天,苕溪的月光照耀着,似乎这一聚会已经成为了三次。坐在这里的词客众多,来自冀北的张华和江南的庾信。我们再度举起玉壶斟酒,锦字的诗歌也再度探讨。唯独那枯槎似乎融入画中,星光缠绕间醉倒在双柑之下。东风起时,檐下的花瓣纷纷落入井中,红影在春光中笑意盈盈。
作者介绍:吴绮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多涉及生活的细节和自然之美,展现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文人交往频繁,雅集成为一种文化风尚。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聚会场景,表达对友谊和文学的热爱。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婉约的词风,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开篇以“绮阁东偏,红亭中峙”引入,展现出一种优雅的场景。诗中描绘了庭院的景象,松柏苍翠,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接着,诗人通过对南极光芒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重逢的场景中,绿鬓的朋友们在一起畅谈,气氛温馨而愉悦。
诗中提到的“张华冀北,庾信江南”,不仅彰显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在强调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酒壶的再酌、锦字的探讨,暗示着创作的不断进行与交流的深入。结尾部分,“东风起檐花落井,红影笑春酣”,则以一种生动的景象,传达了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展现了吴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庭院、友人聚会等细节,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展现了人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享受生活和创作的快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华”来自于哪个地方?
A. 江南
B. 冀北
C. 南极
D. 西域
“东风起檐花落井”中,“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凋零
诗中提到的“玉壶”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酒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