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0:31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自然的竹林小径,蜿蜒环绕着小溪,延绵三里多。竹林的阴影笼罩在高低起伏的小丘上,清澈的水渠在萧瑟的环境中流淌。夕阳西下,树林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仿佛可以感受到山谷的空旷。田间的老朋友已经不多,谁会愿意在此时此地共聚,烧烤鱼类呢?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中,号璧山,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写田园风光、山水景致,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晚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李德裕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竹林小径图,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则通过层叠的山丘和清澈的水渠,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萧瑟。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静谧的树林与微风拂过山谷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静谧与空虚感。最后两句“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昔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这种孤独感让人倍感心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溪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变迁与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德裕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竹”象征什么?
a) 清高与坚韧
b) 经历与痛苦
c) 财富与权利
“田家故人少”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与孤独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李德裕的《竹径》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描绘了竹林的宁静,但李德裕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