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时间: 2025-05-02 12:50:31

诗句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0:31

原文展示: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自然的竹林小径,蜿蜒环绕着小溪,延绵三里多。竹林的阴影笼罩在高低起伏的小丘上,清澈的水渠在萧瑟的环境中流淌。夕阳西下,树林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仿佛可以感受到山谷的空旷。田间的老朋友已经不多,谁会愿意在此时此地共聚,烧烤鱼类呢?

注释:

  • :指竹子,自然生长,象征清雅和坚韧。
  • :小路,指竹林间的小径。
  • 檀栾:指一种树木,通常用来形容树木茂密的地方。
  • 层阜:指起伏的山丘。
  • 萧瑟:形容环境凄凉和寂静。
  • 清渠:清澈的水沟。
  • 日落见林静:日落时分,树林显得宁静无声。
  • 风行知谷虚:微风吹过时,能感受到山谷的空旷。
  • 田家故人少:田间的老朋友很少了。
  • 焚鱼:指烧烤鱼类,象征聚会或闲暇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中,号璧山,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写田园风光、山水景致,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晚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李德裕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竹林小径图,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则通过层叠的山丘和清澈的水渠,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萧瑟。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静谧的树林与微风拂过山谷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静谧与空虚感。最后两句“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昔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这种孤独感让人倍感心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竹自成径:自然生长的竹子形成了一条小路,表现出自然之美。
  2. 绕溪三里馀:这条小路蜿蜒环绕着小溪,延续了三里多,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3. 檀栾被层阜:高大的檀栾树遮蔽着层层的小丘,描绘出一种茂密的环境。
  4. 萧瑟荫清渠:环境显得萧瑟,清澈的水渠在树荫中流淌,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5. 日落见林静:夕阳降落时,树林显得格外安静,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尤为清晰。
  6. 风行知谷虚:微风吹过,传递出山谷的空旷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7. 田家故人少:过去的朋友已经减少,表现出对友情的怀念。
  8. 谁肯共焚鱼:问谁愿意在这个寂静的环境中共聚,烧烤鱼类,含有对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落见林静”,比喻夕阳带来的宁静感。
  • 拟人:如“风行知谷虚”,赋予风以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整体上表现出对称美,如“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溪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变迁与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高、坚韧的品格。
  • :代表生命之水,流动象征生命的延续。
  • :象征宁静与隐秘,常常代表内心的安宁。
  •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 田家:代表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体现了乡土情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德裕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竹”象征什么? a) 清高与坚韧
    b) 经历与痛苦
    c) 财富与权利

  3. “田家故人少”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与孤独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李德裕
  2. a) 清高与坚韧
  3. a) 对友人的怀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德裕的《竹径》与王维的《竹里馆》都描绘了竹林的宁静,但李德裕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沈正卿重梅次韵 沈正卿示探梅诗次韵 邵衮臣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再接再捷 殷杂 聿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羞与为伍 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抓乖弄俏 吃请 伟大 入字旁的字 元弼 琼岛春云 父字头的字 涡流 相习成俗 音字旁的字 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