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黄子衡》

时间: 2025-05-07 06:42:41

诗句

远宦去乡井,终日无一欢。

援琴不能操,临觞起长叹。

我友客京都,肃肃云天翰。

别去今几时,各在天一端。

有酒不同斟,中情谁与宣。

裁诗一问讯,重使心思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41

原文展示:

寄黄子衡
作者: 朱熹 〔宋代〕

远宦去乡井,终日无一欢。
援琴不能操,临觞起长叹。
我友客京都,肃肃云天翰。
别去今几时,各在天一端。
有酒不同斟,中情谁与宣。
裁诗一问讯,重使心思传。

白话文翻译:

我远离故乡,奔波在外,整天没有一丝欢愉。
即使想弹琴也无法下手,面对酒杯只得长叹。
我的朋友在京都,处于高远的云端。
我们分别已经有多久,各自在天涯两端。
虽有美酒却无法共饮,心中的情感又向谁倾诉呢?
我写诗寄托思念,希望借此传达我的心意。

注释:

  • 远宦:远离家乡,出外做官。
  • 乡井:故乡,乡村。
  • 援琴:提起琴来,想要弹奏。
  • 临觞:面对酒杯,准备饮酒。
  • 肃肃云天翰:形容友人在京都的高远和气派。
  • 各在天一端:彼此相隔遥远。
  • 中情:内心的情感。
  • 裁诗一问讯:写诗以问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熹(1130-1200),字仲明,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是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清新隽永,常以理性与情感结合为特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朱熹身处官场、远离故乡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寄黄子衡》是一首抒情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朱熹以"远宦去乡井"引入,直接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思念。接着,诗人通过对琴与酒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愁苦,"援琴不能操,临觞起长叹"的句子,展现了他虽有美好物件但无法享受的失落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朱熹提到朋友在京都,"肃肃云天翰"不仅展现了友人的高雅气质,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与敬仰。分离的时光与空间,"各在天一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距离感。最后两句以"有酒不同斟,中情谁与宣"和"裁诗一问讯,重使心思传"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情感寄托,诗人希望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远方的友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后的孤独感。
    • 第二联:琴与酒的意象,传达出无法寄情于物的无奈。
    • 第三联:提及友人在京,展现友人的风范。
    • 第四联:感叹两人分隔的遥远。
    • 第五联:无酒共饮,内心的情感无法宣泄。
    • 第六联:通过诗的方式传递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风范比作“云天翰”。
    • 对仗:如“有酒不同斟”与“裁诗一问讯”。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艺术追求。
  • :代表着友谊与欢聚的时光。
  • 云天:象征着友人的高远,也映衬着诗人心中的渴望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援琴”意指什么?

    • A. 弹奏乐器
    • B. 书写诗歌
    • C. 饮酒
  2.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通过什么方式表达?

    • A. 书信
    • B. 诗歌
    • C. 书画
  3. 诗中“各在天一端”表达了什么?

    • A. 时间的变化
    • B. 彼此的距离
    • C. 共同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忆江南》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朱熹的《寄黄子衡》更加内敛,侧重于内心的思念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豪情与饮酒的放纵。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个性。

参考资料:

  • 《朱熹诗文选》
  • 《宋代文人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波上清风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 王仙君坛 七夕 王仙坛 乞巧 明日歌 沁园春(送马正君归东嘉)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耿耿在怀 危术 鬲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萎靡不振 百堵皆兴 桑稼 入室弟子 矫健 忠骨 御书 包含境的成语 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欲谁归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