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30
四月滇南春迤逦。
盈盈楼上新梳洗。
八节常如三月里。
花似绮。
钗头无日无花蕊。
杏子单衫鸦色髻。
共倾浴佛金盆水。
拜愿灵山催早起。
争乞嗣。
蛛丝先报钗梁喜。
四月的滇南春光明媚,
楼上女子盈盈而立,刚刚梳洗好。
每年的节日,仿佛都像三月份那样温暖。
花儿宛如绣品,
发钗上没有花蕊的装饰。
杏子色的单衣,乌鸦色的发髻。
大家一起倾注金盆的水,为佛浴。
祈愿灵山能催促早日觉醒。
争着乞求子嗣,
蛛丝在钗梁上先报喜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彦周,号惭愧山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以精湛的诗词和杂剧闻名,尤其擅长古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渔家傲 其四 滇南月节》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天,诗人在滇南的月节期间,感受到春光的美丽以及浓厚的节日氛围,借助写景抒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这首《渔家傲 其四 滇南月节》展示了滇南春天的明媚与节日的喜庆。诗中描绘了女子的妆扮与节日的气氛,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开篇即以“春迤逦”描绘出春天的悠然,接着“盈盈楼上新梳洗”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八节如三月,暗示着节日的欢快与期待。诗中花似绮,暗喻着女子的美丽和青春的绚丽。
在整首诗的结构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关怀。结尾部分提到“争乞嗣”,则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传统习俗相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总的来说,诗歌展现了明代云南地方的风俗与文化,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节日的欢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盈盈”形容的是谁的状态?
“浴佛”的意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蛛丝先报”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