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6
原文展示:
与王钦佩顾华玉夜话 文徵明 〔明代〕 烛跋荧荧照酒明,故人相对说平生。 差池何止三年别,老大难忘一举名。 残夜池塘分月色,绕门杨柳度秋声。 不辞笔砚酬嘉会,去住江湖各有程。
白话文翻译:
蜡烛燃烧到尽头,微光闪烁照亮了酒杯,老朋友面对面谈论着彼此的一生。 分别的时间何止三年,年岁已高却难忘一次成名的经历。 夜深人静时,池塘边的月光分外明亮,门前的杨柳随风传来秋天的声音。 不拒绝用笔墨来回报这次美好的相聚,无论去留,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这首诗是文徵明与友人王钦佩、顾华玉夜话时的作品,表达了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和对往事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徵明晚年,当时他与多年未见的老友王钦佩、顾华玉相聚,夜话平生,感慨时光流逝,回忆往昔,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各自道路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与老友重逢的温馨场景和对往事的深切回忆。诗中“烛跋荧荧照酒明”一句,以烛光和酒杯为媒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差池何止三年别,老大难忘一举名”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难忘,透露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成就的自豪。后两句“残夜池塘分月色,绕门杨柳度秋声”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两句“不辞笔砚酬嘉会,去住江湖各有程”则表达了珍惜相聚时光,同时对未来各自道路的期待和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回忆,通过与老友重逢的场景,表达了珍惜相聚时光、回忆往昔的情感,同时也对未来各自道路的期待和祝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烛跋荧荧照酒明”中的“烛跋”指的是什么? A. 蜡烛燃烧到尽头 B. 蜡烛的光亮 C. 蜡烛的形状 D. 蜡烛的颜色
诗中“差池何止三年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分别的时间很短 B. 分别的时间很长 C. 分别的时间不确定 D. 分别的时间很突然
诗中“绕门杨柳度秋声”中的“度秋声”是什么意思? A. 杨柳在秋天发出声音 B. 杨柳随风传来秋天的声音 C. 杨柳在秋天生长 D. 杨柳在秋天凋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