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52
次韵履仁春江即事 文徵明 〔明代〕
二月江南黄鸟鸣,春江千里绿波平。 朱甍碧瓦参差去,水荇兰苕次第生。 风外秋千何处笑,日斜钟鼓隔花晴。 洞庭烟霭孤舟远,茂苑芳菲万井明。 唱断竹枝空复恨,流连芳草不胜情。 何时载酒横塘去,共听吴娃打桨声。
二月的江南,黄莺在鸣唱,春江的水波千里平滑如绿绸。 红色的屋脊和碧绿的瓦片错落有致,水中的荇菜和兰花依次生长。 风中传来秋千上的笑声,日斜时分,钟鼓声穿过花丛传来。 洞庭湖上烟雾缭绕,孤舟远去,茂苑中万家的灯火明亮。 唱完竹枝词后空留恨意,流连于芳草间,情感难以自抑。 何时能带着酒去横塘,与吴地的女子一起听她们划桨的声音。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山水画和书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江南春日游历时所作,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吴地文化的喜爱和对吴地女子的想象。
这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江、建筑、植物、声音和情感等多重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诗中“二月江南黄鸟鸣”开篇即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朱甍碧瓦参差去”和“水荇兰苕次第生”则通过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建筑和水边植物的美丽。后几句通过对声音和情感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深深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吴地文化的喜爱和对吴地女子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江南春景的深深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甍碧瓦参差去”形容的是什么? A. 建筑的华丽 B. 水边的植物 C. 湖面的朦胧美 D. 花园的繁盛
诗中“唱断竹枝空复恨”中的“竹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古代的民歌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诗中“何时载酒横塘去”中的“横塘”位于哪里? A. 江苏省苏州市 B. 浙江省杭州市 C. 湖南省岳阳市 D. 江西省南昌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