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45:42
已穷阿閤胜,更作咮轩游。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愁。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我已经游览了阿閤的胜景,现在又来到咮轩游玩。
这大山河无穷无尽,日月在空中也没有根基。
我的身体本来就是幻影,何必执着于名利的忧愁。
我长久寻找一个卓然独立的地方,想必这里可以让我停留。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幻”与“名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强调对名利的放下与对自然的向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质朴著称,常表达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
此诗作于宋代,陆游晚年时常游历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诗中描绘了他在凤山的游历,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陆游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阿閤胜”,展现了他游览过的美景,而后转而写到“咮轩游”,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探索与追求。接着,“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一句,表达了对自然宏伟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常。陆游在诗中反思自我,认为自己的身体只是一个幻影,反映了他对物质名利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表现了他寻求心灵栖息地的渴望,暗示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洁,但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诗中提到的“咮轩”是指什么地方?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吾身元是幻”这句的含义是?
答案:
陆游的《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与王之涣的《登高》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王之涣则更注重于对景的描写与豪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