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刘子卿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06:38:11

诗句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拥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11

原文展示:

呈刘子卿四首 其四 赵蕃 〔宋代〕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拥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白话文翻译:

自从在清江分别,至今已近十年。 暂且依傍僧人避暑,手持符节去朝见天子。 我感到自己不如从前,您真是超越了过去。 政治规划期望能够完成,明确的根本已经写完。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清澈的江河。
  • 依僧:依靠僧人,指在寺庙中避暑。
  • 拥节:手持符节,指担任官职。
  • 朝天:朝见天子,指进京述职。
  • 政规:政治规划。
  • 明本:明确的根本。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赵蕃在回忆与刘子卿的旧日情谊,并表达自己对刘子卿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蕃与刘子卿分别近十年后,可能是赵蕃在某个避暑的寺庙中,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逝,同时对刘子卿的政治成就表示敬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友人的分别。接下来的“依僧聊避暑,拥节会朝天”描绘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对友人的期望。后两句“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自愧不如的情感。最后两句“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政治成就的期待和对其明确根本的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敬佩,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诗人回忆起与刘子卿在清江分别的情景,感慨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十年。
  2. “依僧聊避暑,拥节会朝天”:诗人描述自己暂且在寺庙中避暑,而刘子卿则手持符节去朝见天子,暗示刘子卿的官职和成就。
  3.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诗人自感不如从前,对刘子卿的成就表示敬佩,认为他超越了过去。
  4.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诗人期待刘子卿能够完成政治规划,认为他已经明确了根本,已经写完了终篇。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刘子卿的敬佩。
  • 象征:“拥节会朝天”象征着刘子卿的官职和成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回忆与敬佩。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成就的敬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江:象征着分别的地点和时光的流逝。
  • 依僧:象征着避暑和暂时的安宁。
  • 拥节:象征着官职和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江”是指什么? A. 地名 B. 江河 C. 寺庙 D. 官职
  2. “拥节会朝天”中的“拥节”指的是什么? A. 手持符节 B. 避暑 C. 朝见天子 D. 政治规划
  3. 诗中“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愧不如 C. 敬佩 D. 失望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呈刘子卿四首》其他三首,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风格和情感。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人传记》:提供了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阅城壁 满江红(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如梦令 其三 海棠春(郊行) 谢世颂三首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虞美人 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 如梦令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烈火真金 炼金 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薄今厚古 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征暴赋 竖心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怕痛怕痒 艸字旁的字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巛字旁的字 停景 夏箭 卜字旁的字 垂死 旷古无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