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21
东风日日涨黄沙,供佛床头始见花。寒食清明好时节,年年憔悴独离家。
每天东风吹拂,黄沙渐渐上涨,供奉佛像的床头开始绽放花朵。寒食与清明是美好的时节,但我年年都在外漂泊,感到憔悴与孤独。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代表着春暖花开、踏青扫墓的时节。这两个节日与祭祖、追思先人密切相关,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怀念。
王庭筠(约1048-1112),金朝诗人,字子明,号静庵。他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结合个人生活与自然景观,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本诗作于寒食和清明时节,诗人身处大安寺的试院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因身处异乡,倍感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节日的冷清感受。
《大安寺试院中寒食》是一首深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东风日日涨黄沙”,描绘出春天的到来,黄沙的上涨是自然的变化,但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无情。接着提到“供佛床头始见花”,在庄严的佛堂中,花朵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在这种美好时节中感到孤独和憔悴,反映出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节日的无奈。
而“寒食清明好时节,年年憔悴独离家”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在这两个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孤独与思念。虽然春光明媚,但心中的愁苦却愈发明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家人和生活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节日的孤独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家乡之间的深厚联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哪两个节日?
填空题:诗人通过“东风日日涨黄沙”表现了____的主题。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供佛床头始见花”是描述春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