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8:51
卖花声
作者: 黄节 〔清代〕
桂树满空山。
秋思漫漫。
玉关人老不生还。
休道此楼难望远,
轻倚危栏。
流水自潺湲。
重见应难。
谁将尺素报平安。
惟愿夕阳无限好,
长照红颜。
这首诗描绘了满山的桂树,营造出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思绪悠长,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玉关的战士已经年老而未能归来,表达了对战争和离散的无奈。诗人不必再说这座楼远望的困难,他轻倚着栏杆,听着潺潺流动的水声,感叹重逢的希望渺茫。谁能寄来一封信报平安呢?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夕阳的美好,愿它常照耀着美丽的容颜。
黄节,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边塞为题材,擅长抒情,独具风格。他的诗作往往充满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卖花声》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人们内心的苦闷与希望。
这首《卖花声》以桂树和秋思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桂树满空山”立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在这幅秋日的画面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了内心的沉重。“玉关人老不生还”一句,直白而悲切,点明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离散亲人的无奈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则表现出对未来重聚的渺茫希望,细腻的“轻倚危栏”与“流水自潺湲”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哀伤。最后“惟愿夕阳无限好,长照红颜”一句,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逝去青春的感伤。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自然景象的映衬下愈加深刻,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玉关”指的是?
A. 一座山
B. 边关
C. 一个城市
“谁将尺素报平安”中“尺素”指的是?
A. 书信
B. 一种花
C. 诗歌
诗中“惟愿夕阳无限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美好的未来
B. 过去的回忆
C. 战争的结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