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37
卖花声
人过天街,晓色担头红紫。
满筠筐浮花浪蕊。
画帘睡醒,正眼横秋水。
听新腔一回催起。
吟红叫白,报得蜂儿知未。
隔东西余音软美。
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助春娇粉香帘底。
清晨,人们走过繁华的街道,天边的曙光映照着花瓣的红紫色。
装满花朵的竹筐在轻柔的风中摇曳。
画着花纹的帘子被轻轻掀起,刚刚醒来,眼神清澈如秋水。
我听到新调的曲子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吟唱红花与白花的歌声,仿佛在告诉蜜蜂们它们还未到达。
隔着东西两边,余音缭绕,柔美动听。
有人争先恐后地买花,早已将发髻斜插着云彩般的花朵。
在春天的娇媚和芬芳的花香下,帘子下的气氛格外迷人。
作者介绍:黄澄,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风格著称。黄澄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人们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反映了市井生活的繁荣,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生活的热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卉的美丽与人们的欢愉,正是春天到来时的生动写照。
《卖花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繁华与生机。诗人用“人过天街”开篇,设定了一个热闹的市井场景,随着“晓色担头红紫”的描绘,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晨的气息和花朵的芬芳。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多彩。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画帘睡醒,正眼横秋水”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清澈。新调的曲子响起,带来了春的气息,似乎在唤醒沉睡的生命。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花的美丽,也有生活的忙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清晨的花市,还是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闹场景,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充满了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春天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测试:
诗中“晓色担头红紫”的意思是什么?
A.夜晚的景象
B.清晨的花色
C.黄昏的天空
“画帘睡醒,正眼横秋水”中提到的“秋水”比喻什么?
A.清澈的眼神
B.流动的水
C.秋天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澄的《卖花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黄澄更侧重于市井生活的热闹,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绪的流动,展现了不同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