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3:15
小溪谁隐迹,曲水碧潺潺。
流去终归海,源来总自山。
石生苍藓润,沙睡白鸥闲。
愧抱山林志,频年此往还。
这条小溪的踪迹谁能知道呢?弯弯曲曲的水流在阳光下碧绿而轻快地流淌。它流走了,最终归入大海;而它的源头,却始终来自高山。石头上滋生着青苔,潮湿而润泽;沙滩上,白色的鸥鸟悠闲地栖息。想到我心中怀有的山林志向,心中不免感到羞愧,而这些年我却频频往返于此。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流去终归海,源来总自山”可理解为一种大自然的循环,暗示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作者介绍:贺一弘,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游历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过隐溪》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对小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小溪曲折而美丽,象征着生命的旅程。小溪的流动,映射出人生的流转与归宿。诗人以“流去终归海,源来总自山”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源头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石头与青苔的结合,沙滩与白鸥的悠闲,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场景。在这幅画面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变化,进而引发对自我理想的反思。结尾的“愧抱山林志,频年此往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热爱自然,却也意识到自己理想的追求未能实现,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追求的反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隐溪》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贺一弘
C) 王维
诗中“流去终归海”的意思是?
A) 小溪流走了
B) 生命的归宿
C) 自然的流动
“沙睡白鸥闲”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忙的生活
B) 悠闲的自然
C) 诗人的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过隐溪》更强调生命的流动感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