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1:17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节来临,我不忍心登高楼,寒菊年年在秋末绽放。
万重山峦之间,云雾总是隔绝了故乡,泪水与鲜血交融流淌。
黄茅覆盖了边郡,红叶纷纷飘落在钓鱼的小舟上。
归来的打算未成,年纪渐长却已老去,茱萸羞于在白霜皑皑的头上佩戴。
提着花、饮着酒,攀登高山,四周望去,秋空浩瀚无边。
蜀国的山河再也无法留存,刘家豚犬又何所难。
张仪的旧壁上长满苍苔,葛亮的荒祠中古木冷清。
独自面对斜阳,更加感到惆怅,锦江东流如波澜起伏。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作者在外游历,回忆故乡,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乡愁的深重。
《重阳感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重阳不忍上高楼”引出主题,表达了对高处的无奈与对故乡的眷恋。寒菊的盛开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是坚韧与希望的象征,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万叠故山云总隔”一句,描绘了远方故乡的模糊与隔绝,诗人用乡泪与血的结合,强调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接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归计未成年渐老”,感慨年华易逝,归家的念头却愈加迫切。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蜀国的历史,表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感叹,反映了对现实的失望。张仪与葛亮的旧地遗迹,正是历史的沉淀,冷清而无情,进一步加强了对现状的惋惜与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故乡的眷恋,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历史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惋惜,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寒菊”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蜀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地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