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2 03:08:15

诗句

杨柳千丝万缕。

特地织成愁绪。

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

归去。

归去。

红杏一腮春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15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杨柳的细丝如同愁绪般纠结,特别像是为我编织的忧伤。不要再唱《阳关三叠》,那曲调只让我想起渭城的西路。我要回去,回去吧。那红杏在春雨中显得格外妩媚。

注释:

  • 杨柳:指柳树,因其枝条柔软,常与离别、愁苦相联系。
  • 千丝万缕:形容极其细密纠结的样子,这里指愁绪。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常用来象征离别,尤其是《阳关三叠》曲调,表达了离愁别绪。
  • 渭城西路:指的是渭城的西路,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离别地点,常与相思、思念相联系。
  • 红杏: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春雨:春天的雨,常常给人以柔美、滋润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约1085-1135),字子贞,号梦得,南宋词人,擅长小令,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其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以柳为引子,开篇便引入了深邃的情感世界。杨柳柔美而又脆弱,恰如那千丝万缕的愁绪,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和心中的惆怅。词中提到的“阳关”,让人联想到那些分别的瞬间,尤其是与亲友的离别,愈加显得心中愁苦。而“渭城西路”则更加强化了这种离别感,仿佛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心灵的煎熬。

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最后一句“红杏一腮春雨”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美好,似乎在暗示着离别之后的重逢与新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千丝万缕:开头描绘了柳树的细丝,象征着愁苦的情感。
  • 特地织成愁绪:强调这种愁绪是刻意编织而成,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 休更唱阳关:词人不愿再听那代表离别的曲子,表现出对离愁的厌倦。
  • 便是渭城西路:提及渭城,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 归去。归去。:重复“归去”显示出强烈的归属感与渴望回家的心情。
  • 红杏一腮春雨:结尾用春雨洗涤了忧愁,带来一些温暖的希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千丝万缕”比喻愁绪,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将柳树的细丝与愁绪联系,赋予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形成了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在离愁别绪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美与离愁。
  • 阳关:象征离别的悲伤。
  • 红杏:象征青春与希望。
  • 春雨:象征滋润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关”代表什么?
    • A. 重逢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喜悦
  2. “千丝万缕”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 A. 美丽的春天
    • B. 复杂的情感
    • C. 细密的雨丝
    • D. 柳树的枝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是关于情感与离别的作品,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对比:

向滈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情感,但向滈更侧重于离愁的深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四 咏石七首 其六 紫云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一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 其二 和济倅刘公伤秋 和玉溪生无题,同千帆作四首 其一 白苧词三首 其二 德翚梅轩月下小酌 喝火令平韵十四部 其三 送陈明府之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方虎 童言无忌 貝字旁的字 众星拱辰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鸿鴆满纸 循常习故 山字旁的字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弃甲负弩 金字旁的字 包含铺的成语 川字旁的字 县君 负俗之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