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坐忘女》

时间: 2025-04-30 18:39:08

诗句

结习销来性自圆,去留元不间人天。

消摇自是忘形蝶,枯寂宁同委蜕蝉。

无碍真空常荡荡,若存馀息尚绵绵。

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何尝有变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9:08

原文展示:

结习销来性自圆,去留元不间人天。
消摇自是忘形蝶,枯寂宁同委蜕蝉。
无碍真空常荡荡,若存馀息尚绵绵。
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何尝有变迁。

白话文翻译:

习惯的消失使本性自然而然地圆满,去与留本无阻碍于人间和天际。
消失摇动本是忘却形体的蝶,枯寂宁静恰似蜕变的蝉。
无碍的真空永远是荡荡的,如果还有些许余息则依然绵绵不绝。
无论是站立还是坐下,都是一种游戏,心中的定力何曾有过变迁。

注释:

  • 结习:习惯的结束或消失。
  • 性自圆:指本性达到圆满的状态。
  • 消摇:消失与摇动。
  • 忘形蝶:形体的遗忘,象征自由。
  • 委蜕蝉:形容枯寂的状态,像蝉的蜕变。
  • 真空:无碍的状态,内心的清净。
  • 立亡坐脱:无论是站立还是坐下,都是一种放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德裔,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词方面的成就颇具影响力。他的作品常带有哲理思考,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与多民族融合的背景下,诗人借此表达对内心平和状态的追求,探讨人性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

诗歌鉴赏:

《坐忘女》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通过对“去留”、“立亡坐脱”等对立概念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自我解脱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忘形蝶”和“蜕蝉”作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解放的向往,暗示在面对生死、去留时的淡然态度。诗中的“真空”一词更是强调了内心的无碍与清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种哲学式的探讨让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却内容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结习销来,指习惯的消失,达到性自圆的状态,表达一种内心的觉醒。
  • 第二句:去留元不间人天,强调生命的流动性,人与自然之间并无隔阂。
  • 第三句:消摇自是忘形蝶,形体的消失象征着自由与解放。
  • 第四句:枯寂宁同委蜕蝉,借蜕蝉表达人生的变化与安静。
  • 第五句:无碍真空常荡荡,指内心的真空状态是自由的。
  • 第六句:若存馀息尚绵绵,表明即使有生存的余息,内心的宁静依然存在。
  • 第七、八句: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无变迁,表达对人生的游戏态度,心灵的定力不随外界变化。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如“忘形蝶”)、对仗(如“立亡坐脱”)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哲理深度,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坐忘”为核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提倡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灵动,代表内心的解放。
  • :象征生命的蜕变与宁静,体现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真空: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无碍,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忘形蝶”意指什么? A. 形体的消失
    B. 美丽的蝴蝶
    C. 忘记一切
    D. 自由的象征

  2. 诗中提到的“立亡坐脱”主要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人生的无常
    C. 心态的轻松
    D. 生活的选择

答案:1.A 2.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高德裔与王维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高德裔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解放,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两位诗人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德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双调) 迎春乐(小石调) 贺圣朝(双调) 蝶恋花(林钟商) 南歌子(林钟商) 酒泉子 其三 御街行 惜琼花 少年游慢 其二 执胡琴者九人 醉红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获保首领 包含餐的词语有哪些 撞钟舞女 僧伽梨 黍字旁的字 保业守成 益人神智 以誉为赏 穹崇 皂绨 妻梅子鹤 山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买山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