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0:04
浣溪沙(排闷)
作者: 洪皓 〔宋代〕
丧乱佳辰不易攀。
四逢寒食尽投闲。
踏青无处想家山。
麟殿阻趋陪内宴,
蓂堂遥忆侍慈颜。
感时双泪滴潺潺。
在动乱的时代,良辰佳景难以攀附;
每逢寒食节日,心中尽是无奈与闲愁。
踏青游玩无处可去,心中只想念故乡的山川。
在麟殿中无法随宴而行,
在蓂堂远远忆起母亲的慈颜。
感时伤怀,双泪潸然落下。
作者介绍:洪皓,字子静,号荆山,南宋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隐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乱时期,作者在政治动荡中感受到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沉重。
洪皓的《浣溪沙(排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在时代动乱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全诗围绕“丧乱”展开,开头便点出时代的不易,佳辰难以把握。诗人通过“寒食”这一传统节日,反映出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内心的无奈。踏青本是春日的游乐,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一种无处可去的失落感。
接着,诗人以“麟殿”与“蓂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权力与荣华,后者则是对母亲温情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感时双泪滴潺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亲人离去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大环境的叹息,也有对小我情感的细腻刻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字句间流露出的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是对动乱时代的无奈感慨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表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清明节
b) 寒食节
c) 中秋节
答案:b) 寒食节
填空题:诗中“感时双泪滴____。”
答案:潺潺
判断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整首诗中是主要情感。
答案:正确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皓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洪皓更侧重于对时代动荡的感慨,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