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6:42
木兰花慢(重阳)
作者:洪皓(宋代)
对金商暮节,此时客意难忘。
正卉木雕零,蛩螀韵切,宾雁南翔。
东篱有黄蕊绽,是幽人最爱折浮觞。
须信凌霜可赏,任他落帽清狂。
茫茫。去国三年,行万里过重阳。
奈眷恋庭闱,矜怜幼稚,堕泪回肠。
凭栏处空引领,望江南不见转凄凉。
羁旅登高易感,况于留滞殊方。
在金商的暮秋节日,客人的思绪难以忘怀。
此时正是秋天,木雕的花瓣已经飘零,蟋蟀的韵律清越,南飞的大雁在空中回响。
东篱边的黄花盛开,是幽居的人最喜欢折下来作酒杯的花。
相信在霜降的季节里是可以欣赏的,任凭那帽子被风吹走,心中依然清狂。
遥远的思乡之情,历经三年,行走万里,重阳时节又到了。
但是对庭院的眷恋,对幼小无知的怜惜,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凭栏远望,却空空如也,南方的景色变得格外凄凉。
身处异乡登高容易生感慨,何况在这特殊的环境中停留。
洪皓(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竹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该词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木兰花慢(重阳)》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重阳节的深刻感触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心境的映射。金商的提及,暗示着历史的深远,表达了游子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通过“东篱有黄蕊绽”的描写,作者将秋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寂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深刻而富有情感的作品,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游子在重阳节期间的孤独与无奈。
洪皓的《木兰花慢(重阳)》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蛩螀”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重阳节的情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