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39
闻戴敬夫由越入闽
作者:邢昉
湖县忽离群,兵车谅未闻。
揭竿真草草,暴骨竟纷纷。
秋隔苕花岸,心悲建业云。
遥思于役意,不为武夷君。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突然离开湖县,四周的人都不见了,前方的战车声也似乎听不到。揭竿而起的斗争是如此艰难,满地的尸骨令人心痛。秋天的季节已经隔着苕花的岸边,我的心中悲伤如同建业的云雾。遥想在外征战的情形,不是为了武夷的君王。
邢昉,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著称,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关心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可能亲历了战乱,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个人的离愁和对战乱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这首诗通过短短的四联,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离别、战争和故乡的复杂情感。开篇“湖县忽离群”,短促而有力,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与迷茫的状态。接着“兵车谅未闻”则暗示着战乱的来临,令人不安的气氛愈加浓厚。诗人运用“揭竿真草草,暴骨竟纷纷”来反映战斗的惨烈,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警醒,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渴望。
“秋隔苕花岸,心悲建业云”中,苕花的秋色与建业的历史交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人心中的忧伤愈发明显。最后,诗人以“遥思于役意,不为武夷君”作结,表明了他的思考并非仅仅是为了一位统治者,而是对更深层次的理想和信仰的追求。这种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较强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厚度。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和平的渴望。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
诗中“湖县”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地名
C. 战争的象征
D. 统治者
“暴骨竟纷纷”的意思是:
A. 战斗的胜利
B. 人员的聚集
C. 战争的残酷
D. 美好的未来
诗人提到“武夷君”,意在表达:
A. 对统治者的崇拜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D. 对历史的遗憾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闻戴敬夫由越入闽》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