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24
霜天晓角
作者:赵希明 〔宋代〕
空山木落。月淡阑干角。相与羊裘披上,方知道宦情薄。老来须自觉。酒尊行处乐。疑到碧湾无路,滩声小橹声薄。
在清冷的秋天,山中树木凋落,月光淡淡地洒在栏杆上。我们披上羊毛裘衣,才明白官场的情意是多么薄弱。老来要自觉,只有在酒杯中寻找乐趣。疑惑中来到碧湾,却发现没有路可走,听到岸边微弱的水声和小船的橹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士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赵希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冬之交,正是自然凋零之时,诗人借此景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官场关系的失望。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霜天晓角》以清冷的自然景象开篇,传达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空山和落木,展示出秋冬的萧瑟,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接着,诗人提到“月淡阑干角”,描绘了清晨的恬静和冷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羊裘披上”,这是与友人相聚时的温暖,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情感的失望,认为这份情义是薄弱的。这种对官场的失望,伴随着年岁的增长,更显得深刻。
“老来须自觉”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应当自觉面对人生的选择和乐趣,寻找内心的归属感。在这里,酒成为了诗人寻找快乐的媒介,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最后,诗人以“疑到碧湾无路”结束,表达出一种无奈与迷茫,尽管渴望找到理想的归宿,却发现路途渺茫。滩声和小橹声的描写,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未知。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官场的失望,使人感受到一种凄凉而又深刻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官场薄情的失望、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快乐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淡然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淡阑干角”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人对官场的情感是怎样的?
“老来须自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赵希明的《霜天晓角》更为沉重,前者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官场薄情的深刻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