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眼儿媚 秋夜》

时间: 2025-04-27 07:02:45

诗句

一痕新月上花枝。

夜静漏声迟。

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

兽炉烟袅湘帘捲,妆却绿云欹。

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5

原文展示:

眼儿媚 秋夜
作者: 陈珍瑶 〔清代〕
一痕新月上花枝。夜静漏声迟。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
兽炉烟袅湘帘捲,妆却绿云欹。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

白话文翻译:

一弯新月挂在花枝上,夜色静谧,滴漏的声音显得缓慢。灯光在几处摇曳,虫鸣在阶下响起,微风轻拂着书帷。兽炉的烟雾袅袅升起,湘帘轻轻卷起,妆容似乎在那绿云中倾斜。轻轻磨制着翠色墨水,漫无目的地调试着银管乐器,随意谱写着新的词曲。

注释:

  • 一痕新月:指的是一弯新月,形容月亮的弯曲形态。
  • 漏声迟:漏壶滴水的声音缓慢。
  • 虫吟:虫子的鸣叫声。
  • 兽炉:指一种用来熏香的炉子,通常用兽形装饰。
  • 湘帘:指用湘妃竹制作的帘子,典雅之物。
  • 轻磨翠墨:轻轻地磨制绿色的墨水。
  • 漫调银管:随意地调试银管乐器。

典故解析:

  • 湘帘:湘妃竹出自《楚辞》,象征着温柔和美丽的女子。
  • 兽炉:在古代文人中,熏香是一种雅趣,兽炉的使用体现了文人的闲情逸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珍瑶,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她的诗词常常描绘自然之美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眼儿媚 秋夜》创作于一个静谧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思绪与情感。此时正值秋季,夜晚的凉意和静谧使得诗人产生了共鸣,借此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思考。

诗歌鉴赏:

《眼儿媚 秋夜》是一首充满秋夜氛围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开篇“一痕新月上花枝”便设定了一个清幽的意境,月光照耀着花枝,给人以柔和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描写了夜的静谧,“夜静漏声迟”,在这种静谧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在进一步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三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多重声音与感受。灯光的摇曳、虫鸣的低吟以及微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诗意的梦境中。

下半部分的“兽炉烟袅湘帘捲”转而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兽炉的烟雾缓缓升起,湘帘轻卷,似乎在描绘一个优雅的女子正沉浸在这夜色中。最后,诗人在“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的描写中,展现了她的艺术创作,诉说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雅而闲适的生活态度,既表现了秋夜的美丽,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痕新月上花枝:新月挂在花枝上,象征着秋夜的宁静和美好。
  2. 夜静漏声迟:描绘夜晚的宁静,时间流逝缓慢,增添了诗的悠远感。
  3. 灯摇几畔,虫吟砌下,风逗书帏:灯光摇曳,虫声低吟,微风拂动书帷,生动展现了夜晚的动感。
  4. 兽炉烟袅湘帘捲:香烟缭绕,湘帘轻卷,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5. 妆却绿云欹:妆容在绿云中倾斜,表现一种柔美。
  6. 轻磨翠墨,漫调银管,闲谱新词:描绘诗人创作的状态,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艺术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月”比喻夜的宁静与美丽。
  • 拟人:如“灯摇”“风逗”,使得自然界的元素充满生命。
  • 对仗:如“虫吟砌下,风逗书帏”,形成了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灯光:象征着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 虫鸣: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画面的生动感。
  • 兽炉烟:象征文人的雅趣与闲情。
  • 翠墨、银管:象征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着什么?
    A. 结束
    B. 希望
    C. 压力
    答案: B

  2. 诗中“兽炉”主要用于什么?
    A. 烹饪
    B. 熏香
    C. 点灯
    答案: 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眼儿媚 秋夜》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情感,而后者则更具豪情壮志。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中秋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仲春拟雁别燕 踏莎行 题“绿波春泛图”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扰龙 踏莎行(赠傀儡人刘师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急不择途 乌面鹄形 众怒如水火 拉帮结伙 不趋事 阜字旁的字 无遮 守护 包含烧的成语 包含梆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红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余束 口字旁的字 标鲜 召之即来 包含慊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