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42
题德章山郭养源墨竹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
霜枝岂人为,烟叶有生意。
与可骨已朽,此法谁复嗣。
伟哉寻丈姿,绰有万心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胸怀壮阔而富有变化,笔端渲染出绚丽的青翠色彩。竹子的霜枝不是人为所能造就,烟雾缭绕的竹叶透着生机。即使与可的骨骼已经朽坏,这样的技法又有谁能继承?伟大的艺术形态如同寻访高大的身姿,气韵之中蕴含着万种心情和情感。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情感细腻,风格独特。王之道的创作往往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体现出对细微事物的深刻理解。
《题德章山郭养源墨竹》写于王之道游历德章山时,对竹子的赞美,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造的思考。诗中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与艺术的传承。
这首诗充满了对竹子的赞美,透过对竹品质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自然的深邃理解。开头两句“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以“胸次”和“笔端”作为引子,蓝图初现,表现出作者的宏大抱负与细腻观察。竹子在霜冻中依然挺立,体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反映了作者崇尚自然之美的情怀。“与可骨已朽,此法谁复嗣”则流露出对艺术传承的思考,强调技法的重要性与难以继承的无奈感。
最后两句“伟哉寻丈姿,绰有万心势”将全诗推向高潮,彰显出艺术的伟大与多样性。通过竹子的形态,展现出自然的气韵与生命的蓬勃,诗歌不仅仅是对物象的描写,更是对生命与艺术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和艺术的传承,表现出诗人宽广的情怀与深刻的思考。
王之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霜枝岂人为”表达了什么思想?
“胸次富盘错”中的“胸次”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