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9
原文展示:
蜀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白话文翻译:
虽然依靠关羽张飞这样的英雄可以抵挡万夫,但怎能比得上以恩信来制定良好的策略呢? 能够平分汉朝的三分天下,不辜负荆州那六尺孤儿的期望。 绿水中有鱼,贤人已经得到,青桑如盖,吉祥的征兆已经显现。 君王幸运地是中山王的后代,建立国家时如何命名蜀都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讨论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和刘备的建国策略,通过对比关羽张飞的勇猛和以恩信治国的策略,来评价刘备的成就和蜀汉的建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张飞勇猛的描述和对以恩信治国策略的推崇,展现了作者对刘备建国策略的赞赏。诗中“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贤人已得,吉祥征兆已现的意境,预示着蜀汉的兴盛。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刘备建国策略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张飞勇猛的描述和对以恩信治国策略的推崇,展现了作者对刘备建国策略的赞赏,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关张”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关羽和张飞 B. 关平和张苞 C. 关兴和张绍 答案:A
诗中的“荆州六尺孤”指的是谁? A. 刘备 B. 刘禅 C. 刘表 答案:A
诗中的“青桑如盖”比喻什么? A. 吉祥的征兆 B. 战争的胜利 C. 国家的繁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