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蜀》

时间: 2025-05-06 02:32:29

诗句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

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9

原文展示:

蜀 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 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

白话文翻译:

虽然依靠关羽张飞这样的英雄可以抵挡万夫,但怎能比得上以恩信来制定良好的策略呢? 能够平分汉朝的三分天下,不辜负荆州那六尺孤儿的期望。 绿水中有鱼,贤人已经得到,青桑如盖,吉祥的征兆已经显现。 君王幸运地是中山王的后代,建立国家时如何命名蜀都呢?

注释:

  • 关张:指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两人都是蜀汉的名将。
  • 敌万夫:形容关羽和张飞的勇猛,能够抵挡万人。
  • 恩信:指以恩德和信用来治理国家。
  • 汉祚:汉朝的国运。
  • 三分业: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 荆州六尺孤:指刘备,他在荆州时被称为“六尺孤”,意指他虽孤立无援,但有志向。
  • 绿水有鱼:比喻贤人已经得到。
  • 青桑如盖:青桑树枝叶茂盛,如伞盖,比喻吉祥的征兆。
  • 中山后:指刘备,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讨论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和刘备的建国策略,通过对比关羽张飞的勇猛和以恩信治国的策略,来评价刘备的成就和蜀汉的建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张飞勇猛的描述和对以恩信治国策略的推崇,展现了作者对刘备建国策略的赞赏。诗中“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贤人已得,吉祥征兆已现的意境,预示着蜀汉的兴盛。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刘备建国策略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对比关羽张飞的勇猛和以恩信治国的策略,提出了策略的重要性。
  • 第二句赞扬了刘备能够平分汉朝的三分天下,不负荆州的期望。
  • 第三句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贤人已得,吉祥征兆已现的意境。
  • 第四句提出了对刘备建国策略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水有鱼”比喻贤人已得,“青桑如盖”比喻吉祥的征兆。
  • 对仗:如“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张飞勇猛的描述和对以恩信治国策略的推崇,展现了作者对刘备建国策略的赞赏,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 绿水有鱼:比喻贤人已得。
  • 青桑如盖:比喻吉祥的征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关张”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关羽和张飞 B. 关平和张苞 C. 关兴和张绍 答案:A

  2. 诗中的“荆州六尺孤”指的是谁? A. 刘备 B. 刘禅 C. 刘表 答案:A

  3. 诗中的“青桑如盖”比喻什么? A. 吉祥的征兆 B. 战争的胜利 C. 国家的繁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蜀相》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蜀相》与徐夤的《蜀》都涉及蜀汉的历史,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蜀汉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三国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莳 百花仙洞 河口古刹 凤山云啸 绣岭风清 待诏西拱 天马南来 尊君北耸 望海东峙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离奇古怪 门字框的字 髟字旁的字 信以为真 酎饮 亠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瓦釜之鸣 上冻 老古董 看家本领 昊天不吊 驾海 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音与政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