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46
原文展示:
东京次新安道中 徐夤 〔唐代〕
贼去兵来岁月长,野蒿空满坏墙匡。 旋从古辙成深谷,几见金舆过上阳。 洛水送年催代谢,嵩山擎日拂穹苍。 殊时异世为儒者,不见文皇与武皇。
白话文翻译:
贼寇离去,士兵到来,岁月漫长,野外的蒿草空自长满了破败的墙角。 古老的轨迹转变成了深谷,几次见到金色的车舆经过上阳宫。 洛水送走了岁月,催促着世代的更替,嵩山高耸,仿佛擎起了太阳,拂拭着苍穹。 在不同的时代,作为儒者,我看不到文皇与武皇。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皇权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岁月、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贼去兵来岁月长”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乱频仍、岁月漫长的社会现实,而“野蒿空满坏墙匡”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荒凉来象征社会的破败。后两句通过对洛水和嵩山的描绘,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隐喻了国家的稳固与变迁。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儒者,对文皇与武皇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岁月、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皇权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贼去兵来”指的是什么? A. 战乱频繁 B. 士兵训练 C. 贼寇逃走 D. 士兵离去 答案:A
“野蒿空满坏墙匡”中的“野蒿”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荒凉破败 C. 丰收景象 D. 野草茂盛 答案:B
“嵩山擎日拂穹苍”中的“擎日”比喻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山峰高耸 C. 太阳落下 D. 山峰低矮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文皇与武皇”指的是谁? A. 唐太宗和唐高宗 B. 唐玄宗和唐肃宗 C. 唐中宗和唐睿宗 D. 唐高祖和唐太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