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2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28:58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
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我听说你对归隐的道理略有了解,但在云雾缭绕中,谁又能看清其中的微妙呢?
从此以后,骏马总是独步千里,而猛禽却不与群鸟同飞。
在淮南,寒食节即将来临,而在客居之地,春天还残留着腊衣。
怎么才能在銮坡上与你互通书信呢?不妨在清晨的阳光下,品尝苜蓿的清香。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怀寄托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理想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次韵时中》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通过“闻道”和“云雾”,引出对归隐道理的思考,暗示归隐并非易事,云雾象征着世事的复杂与难以看透。接下来的“骅骝终独步”,则体现了诗人对独立与卓越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孤独的意味。诗人用“鸷鸟不群飞”来比喻自身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在描绘节令变换时,诗人提到了“淮南数日将寒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在客居的日子里,春天仍然穿着冬衣,表现了对故乡与温暖的怀念。最后一句“安得銮坡同给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够互通信息,在清晨的阳光下共享自然的美好。这种对友谊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归隐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骅骝”象征什么?
“寒食”节的由来与哪个人物有关?
诗人在何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