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3:05
卜算子慢·闻汪又登台
作者: 黄光
春光渐老,花事半残,忽又落红飞起。
蜀魄声嘶,柳色白门浓未。
问龙蛇底事争闲气。
怕大地狐鸣鹿逐,长留赧黛难洗。
各有鸥盟契。
曾携手悲歌,碧云宫里。
渚照温犀,竟露怪头妖尾。
莽抟风谁解颠鹞意。
纵说得千钧一发,奈频来萋斐。
春天的光景渐渐老去,花儿也只剩下了一半,忽然又看到花瓣纷纷飘落。
蜀地的魂魄在高声呐喊,柳树的颜色在白墙旁浓得未曾消退。
我问龙蛇的事情,何以争得这样闲气。
害怕大地上,狐狸的鸣叫和鹿的追逐,长久留下的愁苦难以洗净。
各自都有了鸥鸟的盟约。
曾经携手悲歌,在碧云宫殿里。
水边照耀着温和的犀牛,竟然露出了奇怪的头和尾。
谁能理解那狂风中的鹞鹰意图?
即便说得千钧一发,奈何频频来临的萋萋草色。
作者介绍:黄光,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诗歌多表现人生的无奈与思考,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事渐去,情景与内心感受相互交织,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事变迁的反思。
这首《卜算子慢·闻汪又登台》通过春光渐老、花事半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开篇便用“春光渐老”来引入主题,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到“蜀魄声嘶”,意在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似乎是与故地相联的。同时,诗人通过“问龙蛇底事争闲气”来反思人世间的琐事与争斗,表现出对人生争执的无奈与不屑。
接下来的“怕大地狐鸣鹿逐”,则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心的愁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壮感。诗中提到的“各有鸥盟契”,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面临悲欢离合,但仍有情感的羁绊。
结尾部分,诗人用“莽抟风谁解颠鹞意”表达对命运的迷茫与不解,尽管有千钧一发的紧迫感,却依然难以逃避生活中的琐碎与纷扰。整首诗情感丰富而细腻,既有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引发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光
C. 杜甫
D. 白居易
“春光渐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莽抟风谁解颠鹞意”中的“颠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风的状态
C. 命运的困惑
D. 自然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光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自然与人生的无奈,而李白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