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27
卜算子慢·渔父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蓑轻类鸟,船锐似瓜,软雪半披双鬓。
采药搴兰,占断半汀渔隐。
捧疏罾伺候湘风紧。
看远浦微波自涌,鱼乘夜涨而进。
一笛清江引。
待点破沧烟,画情骚韵。
笑指遥天,又泻翠痕绿沉。
把山光泼得如油嫩。
正染著酡容醉眼,伴凫惊眠稳。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渔夫的悠闲生活。轻薄的蓑衣像小鸟一样,船只锋利得像瓜子,微柔的雪花轻轻洒落在他双鬓上。他在采药和挖兰花,隔着小河隐约可见渔夫的身影。手中捧着稀疏的鱼网,静静地等待着湘江的风起。远处的水波轻轻涌动,鱼儿在夜晚的涨潮中逐渐靠近。一支悠扬的笛声引导着江水,期待着打破那氤氲的烟雾,展现出那幅美丽的画卷。渔夫笑着指向遥远的天空,翠绿色的痕迹在水面上荡漾。他将山光涂抹得如同嫩油一般,正好映照出他醉意朦胧的眼神,伴着水鸭在梦中稳稳地沉睡。
作者介绍:黄之隽,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闻名。其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蕴含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人交往频繁的时期,渔父的生活方式与宁静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词以渔父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夫的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开篇以“蓑轻类鸟,船锐似瓜”描绘了渔夫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那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接着,词人通过对渔夫采药、捧网的动作描写,展现出与自然亲密的关系,渔夫似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随着“看远浦微波自涌,鱼乘夜涨而进”的描写,词人将目光转向江水与鱼儿,进一步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在后半部分,笛声的引导不仅是对渔夫生活的点缀,更象征着一种闲适与和谐的境界。“把山光泼得如油嫩”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陶醉,带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宁静、悠然的感受,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出对渔父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蓑轻类鸟”是形容什么?
a) 渔夫的生活
b) 渔夫的装备
c) 渔夫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湘风”指的是哪个地方的风?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诗中“把山光泼得如油嫩”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