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次韵》

时间: 2025-07-29 02:22:31

诗句

眇观千载苦无人,窥见一毫先有我。

隽敏既为文采误,高明又被玄虚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22:31

原文展示:

眇观千载苦无人,窥见一毫先有我。隽敏既为文采误,高明又被玄虚锁。

白话文翻译:

从远处来看千年的苦难,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只窥见一点微小的存在,才察觉到我早已存在。才华出众的文人常常因文采而被误解,聪明的高人又往往被深奥的虚无所束缚。

注释:

  • 眇观:远远地观察,形容观察得不深入。
  • 千载:千年,指时间的漫长。
  • :微小的东西;这里意指微不足道的细节。
  • 隽敏:指才智出众的人。
  • 高明:聪明、智慧的人。
  • 玄虚:深奥而虚无的道理或理论。
  • :束缚、限制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高明又被玄虚锁”,可以理解为对道家哲学的反思。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而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深奥的理论所限制,反而无法达到真正的智慧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0-1290),字子真,号了翁,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魏了翁为人尊重,时人称道其才华与品格。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文人,魏了翁对当时的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尤其对文人追求才华与智慧的困境进行了反思。

诗歌鉴赏:

《再次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苦涩认识与深刻反思,透过“千载苦无人”的感慨,传达了对人类历史的无奈与孤独感。诗人以“窥见一毫先有我”来表达自身的存在感,似乎在传达一种哲学的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但却又是不可忽视的。诗中提到的“隽敏既为文采误”与“高明又被玄虚锁”,则揭示了文人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渴望用才华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作品,另一方面,深奥的哲理却使他们难以自拔,反而迷失在复杂的思维中。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魏了翁的思想深度,对文人生活的批判,也表达了对自我存在的质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眇观千载苦无人:远观千年的苦难,似乎无人理解,表现出孤独感。
  2. 窥见一毫先有我:在历史长河中,唯有微不足道的一点,让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3. 隽敏既为文采误:才智出众的文人,往往因其文采被误解与困扰。
  4. 高明又被玄虚锁:聪明的高人又往往被深奥的理论束缚,无法发挥其才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结构,如“隽敏”与“高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文人的才华与束缚进行比喻,突显出内心的挣扎。
  • 反讽:通过对文人追求智慧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反讽的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文人面对历史与自我存在的困惑,表达了对文人智慧与才华的反思与批判。它揭示了在追求真理与智慧的过程中,个体往往会被深奥的理论所束缚,失去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载:象征着漫长的历史,暗示时间的无情。
  • :象征微小的存在,代表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 文采:象征文人的才华,反映出对文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眇观千载苦无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感
    B. 快乐
    C. 忧伤

  2. “隽敏既为文采误”中的“隽敏”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才智出众的人
    C. 无知者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进行探讨? A. 个人存在与历史的关系
    B. 自然风光
    C. 社会政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魏了翁: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之情,而魏了翁则更倾向于内省与反思,二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关注个体在历史中的位置。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人咏蜡梅绝句因纪其事 和人七夕诗 歌风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左倾 父字头的字 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闺国士 时和岁稔 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包含跄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结习 国尔忘家 走会 清如冰壶 久而久之 入字旁的字 道高望重 澎湖列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