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42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为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原睎颜。
如果能得到损失,原本与我无关,
或者是把轻如鸿毛的事情与太山相提并论。
纵然过去的尹鼯有什么损害,
如今投靠那些外族实在是枉然。
为了私利界限分得非常清楚,
狂妄的圣人途中的思虑也不见得少。
我初学时粗略地了解真正的富贵,
从今以后能够恢复往日的光彩。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道明,号清真,北宋时期人,工诗词,尤擅长联句,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丁卯年间,时值国家动荡,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开篇以“傥来得丧本无关”引出,诗人对得失的态度表现得很洒脱,似乎对世俗的繁华并不在意,而是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接下来用“或为鸿毛加太山”来形容世间事物的轻重,揭示人们对利益的追逐往往是错误的。
诗中提到的“尹鼯”与“投裔”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权力与忠诚的反思。透过“为私界分分明甚”,诗人指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私利而忽视原则的现象,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的警醒与批判。
最后两句“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原睎颜”则表达了诗人自我反省与重塑的决心,强调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正的富贵。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领悟人生的真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内心的富贵与自我价值,批判世俗的功利与虚伪。
诗词测试:
诗中“傥来得丧本无关”意指什么?
“鸿毛”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