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4:07
浪淘沙·圆明园遗址
荒垒野风寒。弹洞斑斑。游人指点说辛酸。
断柱破垣犹满目,劫火烧残。沉痛独凭栏。
泪洒名园。毁时容易建时难。
如此苍凉如此恨,长记心间。
荒凉的垒墙在寒风中矗立,墙上的弹孔斑驳可见,
游人们指着这些遗迹,感慨其中的辛酸。
断裂的柱子和破碎的围墙依旧映入眼帘,
经历火灾的摧残,满目疮痍。
我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
泪水洒落在这历史名园。
毁灭的过程是容易的,而重建却困难重重。
如此的苍凉和恨意,将永远铭记在心间。
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因英法联军的侵略而被焚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诗中提及的“劫火烧残”指的正是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对祖国文化遗产遭受毁灭的痛心和愤怒。
这首《浪淘沙·圆明园遗址》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圆明园遗址的惨淡景象,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悲痛与愤怒。开篇以“荒垒野风寒”引入,构建出一个冷寂、凄凉的氛围,仿佛历史的风声在耳边回响。接着,通过“游人指点说辛酸”,表达了人们在遗址面前的无奈和心痛,游人们的指点不仅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更是对文化破坏的叹息。
诗中后半部分“泪洒名园”则直抒胸臆,情感愈加饱满,表现了作者对圆明园命运的沉痛感悟。末尾总结“如此苍凉如此恨,长记心间”,不仅揭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民族的共同记忆。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牌“浪淘沙”,既有韵律美,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使人读后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圆明园遗址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文化遗产被毁的愤懑,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未来重建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荒垒”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园林
b) 废弃的墙垣
c) 现代建筑
答案:b
“劫火烧残”指的是哪一事件?
a) 自然灾害
b) 战争焚烧
c) 恐怖袭击
答案:b
诗中的“泪洒名园”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痛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