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蜡梅)》

时间: 2025-05-01 15:06:53

诗句

娇额尚涂黄。

不入时妆。

十分轻脆奈风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

江路悠长。

休将颜色较芬芳。

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53

原文展示:

《浪淘沙(蜡梅)》
作者: 马子严 〔宋代〕
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
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娇美和脆弱。蜡梅的花瓣依旧涂上了黄颜色,却难以融入当下流行的妆容,显得轻盈而脆弱,经受风霜的侵袭。几次细腻的花腰寻找蜜蜂,却错把蜂巢当作了自己的归宿。东阁的景色已然凄凉,江边的道路漫长而孤寂。不要用花的颜色来比喻芬芳,因为在这个真假难辨的世间,唯有那隐秘的幽香最为珍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娇额:指蜡梅花的花瓣,娇嫩而美丽。
  • 涂黄:形容蜡梅的花瓣颜色鲜艳。
  • 不入时妆:不合时尚,指蜡梅花虽美但不被世俗认可。
  • 细腰:指蜡梅的花茎,形容其纤细。
  • 蜂房:指蜜蜂的巢。
  • 东阁:可能指代某处孤寂的景致。
  • 江路悠长:形容江边的道路漫长,带有孤寂之感。
  • 真若伪:意指世间的真与假,难以辨别。

典故解析:
蜡梅是一种早春盛开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尤其在严寒中依然绽放,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孤独感。蜡梅的“幽香”也暗示了内在品质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子严,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词风上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特点,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蜡梅作为一种早春花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中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无奈。

诗歌鉴赏:

《浪淘沙(蜡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蜡梅花的脆弱与坚韧。诗的开头便以“娇额尚涂黄”引入,让人感受到蜡梅的美丽与不合时宜,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透出一丝凄凉。接下来“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绘,传达出蜡梅在追寻美好时却遭遇误解的无奈。诗中“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最后两句“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蜡梅的幽香,揭示了在真假难辨的世间,内在的品质才是最为珍贵和真实的。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蜡梅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娇额尚涂黄:蜡梅的花瓣娇嫩,涂上了黄颜色,展现出其美丽。
  2. 不入时妆:即使如此美丽,却不被当下的流行审美所接受,暗示其独特性与孤独感。
  3. 十分轻脆奈风霜:蜡梅虽然美丽,但脆弱不堪,容易受到风霜的侵袭。
  4.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细腻的描写蜡梅在寻找蜜蜂的过程中遭遇误解,增添了无奈感。
  5. 东阁久凄凉:形容诗人所在的环境凄凉,寓意心境的孤独。
  6. 江路悠长:长长的江边道路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暗示孤独与漫长的思考。
  7. 休将颜色较芬芳:劝诫人们不要用表面的美丽来比较内在的芬芳。
  8. 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在真假难辨的世间,唯有蜡梅的幽香最为珍贵,反映出诗人对真理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的幽香比作珍贵的品质。
  • 拟人:蜡梅在寻找蜜蜂时表现出细腻的情感,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娇额尚涂黄”与“不入时妆”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蜡梅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与不屈,代表了美好与孤独。
  • 幽香:隐喻内在的真实与珍贵。
  • 东阁:象征孤独与凄凉的环境,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娇额尚涂黄”意指什么?
    A. 蜡梅的花瓣娇艳
    B. 蜡梅的花瓣脆弱
    C. 蜡梅的花瓣不合时宜

  2.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表现了蜡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悲伤

  3. 诗中“赖有幽香”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外表的美丽
    B. 内在的真实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A,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传递孤独与思考。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马子严的《浪淘沙(蜡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真实的追寻,后者则多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公子行 京西即事 晚春江晴寄友人 骆谷晚望 杨柳枝词 柳(一作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 二月二日游洛源 颍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儒士成林 衣字旁的字 割骨疗亲 湛湛青天 手字旁的字 乱俗伤风 心术不正 前膛枪 埽夷 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幌 寸字旁的字 疾言 提手旁的字 殊开头的成语 分蘖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