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53
《浪淘沙(蜡梅)》
作者: 马子严 〔宋代〕
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
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娇美和脆弱。蜡梅的花瓣依旧涂上了黄颜色,却难以融入当下流行的妆容,显得轻盈而脆弱,经受风霜的侵袭。几次细腻的花腰寻找蜜蜂,却错把蜂巢当作了自己的归宿。东阁的景色已然凄凉,江边的道路漫长而孤寂。不要用花的颜色来比喻芬芳,因为在这个真假难辨的世间,唯有那隐秘的幽香最为珍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蜡梅是一种早春盛开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尤其在严寒中依然绽放,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孤独感。蜡梅的“幽香”也暗示了内在品质的珍贵。
作者介绍:
马子严,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词风上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特点,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蜡梅作为一种早春花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中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无奈。
《浪淘沙(蜡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蜡梅花的脆弱与坚韧。诗的开头便以“娇额尚涂黄”引入,让人感受到蜡梅的美丽与不合时宜,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透出一丝凄凉。接下来“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绘,传达出蜡梅在追寻美好时却遭遇误解的无奈。诗中“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最后两句“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蜡梅的幽香,揭示了在真假难辨的世间,内在的品质才是最为珍贵和真实的。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蜡梅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蜡梅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娇额尚涂黄”意指什么?
A. 蜡梅的花瓣娇艳
B. 蜡梅的花瓣脆弱
C. 蜡梅的花瓣不合时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表现了蜡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悲伤
诗中“赖有幽香”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外表的美丽
B. 内在的真实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