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4:57
浪淘沙 其二 癸亥正月和弟岁暮作
作者: 魏元旷
世乱已难平。闰色蛙声。下泉莫复叹周京。
看厌行行枰上劫,劫劫无名。
我迈尔斯征。老矣何成。抗怀幸得伯夷清。
况有口诛兼笔伐,任荷非轻。
这世道已经乱得难以平息。闰月里蛙声四起,
在泉边再也不能对着周京的往事感叹。
看腻了棋盘上不断的劫难,这劫难层出不穷,毫无名分。
我踏上了远行的征途,年纪大了又能有什么成就?
心中仍然仰慕伯夷的清白。
更何况可以口诛笔伐,任凭他人轻贱我。
作者介绍:魏元旷是当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以古典形式表达当代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癸亥年正月,正值岁末年初之际,诗人对社会动乱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时代的沧桑感与个人无奈。
《浪淘沙 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沉重感受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到个人的渺小与无力。他用“世乱”与“闰色蛙声”开篇,直接揭示出社会的动荡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棋盘上劫难的看厌,隐喻个人在社会棋局中的无奈与困扰,劫劫无名则更是强调了这些苦难的无意义。
诗中提到的“伯夷”,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心中仍存有清白与高洁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口诛笔伐”来表达他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虽然任凭他人轻视,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使得作品在悲观中透出一丝坚韧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口诛笔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愤慨,而“行行枰上劫”则采用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时代动荡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坚守,展现了在困境中对清白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世乱已难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快乐
“我迈尔斯征”中的“尔斯”指的是什么?
A. 远行
B. 自我
C. 理想
诗人对“伯夷”的态度是?
A. 鄙视
B. 向往
C.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浪淘沙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动荡时代下的无奈与理想。杜甫在《春望》中以“国破山河在”揭示了国家的悲哀,而魏元旷则通过个人的矛盾与理想,表达了同样的时代背景下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