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夏仲照墨竹横卷盖陈缉熙先生故物也》

时间: 2025-05-02 22:18:56

诗句

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文幅直踰咫,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䬃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须将僵竹记筼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8:56

原文展示

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文幅直踰咫,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䬃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须将僵竹记筼筜。

白话文翻译

昆山的夏老擅长绘画,他的画作如同开云种玉般壮观。
千条万叶的竹子直插云霄,世间的草木相比之下显得名不副实。
他手持美玉般的画作向天宫献上,使得普通的石头黯然失色。
北方人珍视竹子如同珍视美玉,不惜以高价来换取这样的画作。
画卷展开,直接超越了常规的尺寸,不见枝梢只见根柢。
仿佛在湘江边推开船篷行走,风雨和疾风掠过双耳。
九疑山高耸入云,望不到尽头,影子清晰地落在洞庭湖上。
天籁之音不时伴随着天乐风传来,钓竿静止在如珊瑚般的水中。
珊瑚水冷,鱼龙潜藏,夏老一去,魂魄茫茫。
江山有神,旧物仍在,环佩无声,凉夜漫长。
东吴老子的图书散失,南国的学子们思念未忘。
重新向玉堂修竹谱,必须记住那些僵硬的竹子。

注释

  • 昆山夏老:指夏仲照,昆山人,擅长绘画。
  • 开云种玉:比喻画作的壮观和珍贵。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画作的雄伟。
  • 霄汉:天空。
  • 琅玕:美玉,这里指画作。
  • 阊阖:天宫的门。
  • 燕石:普通的石头。
  • 衡开文幅直踰咫:画卷展开,尺寸超乎寻常。
  • 湘浦:湘江边。
  • 九疑山:山名,位于湖南。
  • 洞庭:洞庭湖。
  • 灵籁:天籁之音。
  • 珊瑚水:比喻清澈的水。
  • 东吴老子:指古代的学者。
  • 筼筜:一种竹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古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夏仲照的墨竹横卷所作的题诗,夏仲照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竹。诗中赞美了夏仲照的画作,同时也表达了对夏仲照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仲照墨竹画作的赞美,展现了画作的雄伟和珍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开云种玉”、“千条万叶入霄汉”等,形象地描绘了画作的壮观景象。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夏仲照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珍视,如“此翁一去魂茫茫”、“江山有神故物在”等句,表达了对夏仲照的深切怀念和对艺术的不朽价值的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题画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昆山夏老能笔耕:昆山的夏老擅长绘画。
  2. 开云种玉看峥嵘:他的画作如同开云种玉般壮观。
  3. 千条万叶入霄汉:千条万叶的竹子直插云霄。
  4. 世间草木空有名:世间的草木相比之下显得名不副实。
  5. 来持琅玕叫阊阖:他手持美玉般的画作向天宫献上。
  6. 坐使燕石无光晶:使得普通的石头黯然失色。
  7. 北人贵竹如贵玉:北方人珍视竹子如同珍视美玉。
  8. 直以高价酬丹青:不惜以高价来换取这样的画作。
  9. 衡开文幅直踰咫:画卷展开,直接超越了常规的尺寸。
  10. 不见枝梢见根柢:不见枝梢只见根柢。
  11. 恍疑湘浦推篷行:仿佛在湘江边推开船篷行走。
  12. 䬃雨惊飙过双耳:风雨和疾风掠过双耳。
  13. 九疑山高望不极:九疑山高耸入云,望不到尽头。
  14. 影落洞庭清彻底:影子清晰地落在洞庭湖上。
  15. 灵籁时来天乐风:天籁之音不时伴随着天乐风传来。
  16. 钓竿不动珊瑚水:钓竿静止在如珊瑚般的水中。
  17. 珊瑚水冷鱼龙藏:珊瑚水冷,鱼龙潜藏。
  18. 此翁一去魂茫茫:夏老一去,魂魄茫茫。
  19. 江山有神故物在:江山有神,旧物仍在。
  20. 环佩无声凉夜长:环佩无声,凉夜漫长。
  21. 东吴老子图书散:东吴老子的图书散失。
  22. 南国诸生思未忘:南国的学子们思念未忘。
  23. 重向玉堂修竹谱:重新向玉堂修竹谱。
  24. 须将僵竹记筼筜:必须记住那些僵硬的竹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开云种玉”、“千条万叶入霄汉”、“琅玕”等。
  • 拟人:如“坐使燕石无光晶”、“钓竿不动珊瑚水”等。
  • 对仗:如“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仲照墨竹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珍视和对夏仲照的怀念。诗中展现了画作的雄伟和珍贵,同时也融入了对夏仲照的深切怀念和对艺术的不朽价值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开云种玉:比喻画作的壮观和珍贵。
  • 千条万叶入霄汉:形象地描绘了画作的壮观景象。
  • 琅玕:美玉,比喻画作。
  • 阊阖:天宫的门,比喻高贵的地位。
  • 燕石:普通的石头,比喻平凡之物。
  • 湘浦:湘江边,比喻自然之美。
  • 九疑山:山名,比喻高远。
  • 洞庭:洞庭湖,比喻清澈。
  • 灵籁:天籁之音,比喻美妙的声音。
  • 珊瑚水:比喻清澈的水。
  • 东吴老子:指古代的学者,比喻文化传承。
  • 筼筜:一种竹子,比喻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山夏老”是指谁?

    • A. 李东阳
    • B. 夏仲照
    • C. 陈缉熙
    • D. 东吴老子
  2. 诗中“开云种玉看峥嵘”比喻的是什么?

    • A. 山势高峻
    • B. 画作的壮观
    • C. 天空的云彩
    • D. 玉石的珍贵
  3. 诗中“千条万叶入霄汉”形容的是什么?

    • A. 竹子的茂盛
    • B. 天空的高远
    • C. 画作的雄伟
    • D. 草木的名不副实
  4. 诗中“此翁一去魂茫茫”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 A. 对夏仲照的怀念
    • B. 对艺术的珍视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B
  2. B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郑板桥的《竹石》:同样以竹子为主题,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自然之美。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郑板桥的《竹石》与李东阳的这首诗都以竹子为主题,但郑板桥的诗更注重竹子的坚韧和自然之美,而李东阳的诗则更注重画作的雄伟和珍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明代绘画史》:了解明代绘画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这首诗的背景有帮助。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临江仙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定风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婢 刀枪剑戟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田字旁的字 包含昂的成语 珠圆玉洁 贝帙 石字旁的字 大树底下好乘凉 包含弛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拔的成语 光辉灿烂 飞字旁的字 三冬二夏 气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半吐半露 破格提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