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9:03
菩萨蛮 岐
作者: 叶璧华 〔清代〕
窗涵烟水茫茫白。
筠帘卷起如钩月。
残梦忆庐陵。
书灯冷画屏。
乱虫吟四壁。
旅客愁应绝。
独自倚栏干。
宵深风露寒。
窗外的烟水茫茫一片白色。
竹帘卷起,宛如钩状的明月。
残存的梦境让我想起庐陵。
书灯下,冷冷的画屏静静伫立。
四面墙壁上,虫鸣声乱作一团。
旅客的愁苦应该是绝望的。
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夜深了,风中带着寒露的冷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庐陵”提及的地域,常与诗人的故乡或情感的寄托相关,常用来代表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叶璧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而受到推崇。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菩萨蛮 岐》是一首描写孤独和思乡之情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旅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开篇以“窗涵烟水茫茫白”引入,描绘出窗外朦胧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寂静的氛围。这种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接下来的“筠帘卷起如钩月”一语,既是对窗外景象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盼。钩月所带来的意象,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残梦忆庐陵”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庐陵作为个人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对书灯和画屏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在异乡孤独的景象,冷清的灯光与画屏,仿佛都在映衬着他内心的冷寂。
“乱虫吟四壁”则以自然的声音来映衬诗人的心境,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表达了旅人在异乡的无奈与愁苦。而最后两句“独自倚栏干,宵深风露寒”则将孤独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深夜中感受到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的冷,更是内心孤独的体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在异乡的孤独,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在异乡的孤独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清代文人对人生苦短、孤独无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筠帘卷起如钩月”中“钩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自然现象
B. 一种美好的意象
C. 诗人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庐陵”是指哪里?
A. 诗人的故乡
B. 一座山
C. 一种情感
诗人通过哪些细节表现孤独感?
A. 书灯冷画屏
B. 旅客愁应绝
C.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