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4:26
作者:陆游 〔宋代〕
儒生不自贵,执艺等卜祝。
诗书定何物,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凛凛犹在目。
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复。
平生麤知此,俛仰发已秃。
一豪不获施,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后,终无可封俗愿。
广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读书人不自珍重,所学的技艺与卜卦、祝祷无异。
诗书到底能带来什么呢?不过是为了你去争取官职和俸禄。
唐虞时期虽已遥远,但那凛然的风范仍在眼前。
谁能提炼出其中的要义?治理国家的功绩也能恢复。
我这一生粗略地理解过这些,抬头俯首之间,头发已白。
一点也没有施展的机会,老病死在山谷之中。
又怎能知道千秋万世之后,终究没有什么可以封赏的俗愿?
我将广泛考究古人的思想,恭敬地向高岳和牧民请教。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厚影响力的诗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沈梦辰与南宋的衰弱之时,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深深的失落,表达了对古人理想的追慕与对当时社会的无奈。
《雨夜书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静谧的雨夜中,思绪纷飞,感慨万千。开篇便以“儒生不自贵”引入,直指当代士人的自我贬抑,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着,诗人对唐虞盛世的追思,显露出他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平生麤知此”,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与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考量与对未来的思索。雨夜的意境更为深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失落之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对古代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雨夜书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唐虞”象征什么?
诗中“儒生不自贵”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