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49
文武声名简帝衷,
玺书频岁策戎功。
不留片垒风尘际,
尽屈群猷指掌中。
壮士偃戈眠细柳,
词人操翰拟彤弓。
南征别有殊恩在,
早晚銮舆入汉宫。
这首诗描绘了文武双全的帝王简帝的声名,频繁有玺书传来,表彰他在军事上的功绩。没有留下片刻的空隙,尽管风尘仆仆,但他却能将众多英雄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壮士们在细柳下安眠,诗人们则在构思华丽的辞章。南征之地另有殊荣等待,早晚他将乘着华丽的车舆进入汉宫。
作者介绍:
顾清,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局势动荡,诗人借古抒怀,感叹文武双全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敬仰。
这首诗以简帝的声名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追思。诗的开头以“文武声名”引入,表明简帝不仅在文治上有成就,更在武功上卓越,显示出其全面的统治才能。接着提到“玺书频岁”,强调了他在位期间频繁的军事成就与朝廷的认可,诗人对此表达了赞赏之情。
“不留片垒风尘际,尽屈群猷指掌中”句中,诗人描绘出简帝在战场上的决策能力与果敢,仿佛众多英雄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展现了权力的集中与强大。而“壮士偃戈眠细柳”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壮士安眠于柳下,暗示着战后和平的美好景象。词人“操翰拟彤弓”,则表现出文人的抱负与追求,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南征别有殊恩在,早晚銮舆入汉宫”则点明了诗的最终归宿,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暗示简帝将会因其南征的功绩而受到更大的荣誉。这种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激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对未来荣耀的期待,展现了对文治与武功的双重赞美,体现了对国家兴盛与和平安宁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简帝的声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仅在文治上
B. 仅在武功上
C. 文武双全
D. 无声无息
诗中的“壮士偃戈眠细柳”暗示了什么?
A. 战争还在继续
B. 和平的到来
C. 壮士的疲惫
D. 战争的胜利
“南征别有殊恩在”中的“殊恩”指的是什么?
A. 未来的荣誉
B. 过去的荣耀
C. 个人的恩惠
D. 外国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