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00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
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坐在佛陀身边,乘着仙舟,享受着清香与福泽。
我想问你,这一切的因缘,原来都是仙佛的安排。
远离尘世的高洁品行,怜悯这混浊的世界无端的堕落与污辱。
幽静而孤独。红色的伞盖下,素馨花盛开,犹如灵均的奇特服饰。
银色的湖面映射着影子,瑶露流淌甘甜,伊人宛如美玉。
孤芳自赏,远离尘嚣,看到的是晚烟缭绕的绿洲。
我想问此生的知己,唯有那畹兰与修竹相伴。
共赏一汀清幽的月光,驱散千斛俗世的尘埃。
端木埰,清代诗人,擅长写作古诗,继承和发扬了唐宋诗人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逐渐向商业化与世俗化发展。诗人通过描绘与自然和谐的意象,表达对心灵净化的渴望和对知己的追求。
《惜红衣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浊世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优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距离。作者以“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氛围,揭示出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后文中提到的“红盖素馨”与“伊人正如玉”,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孤独的意象贯穿全诗,表现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难以找到知己的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洁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对个体的压迫与挑战,诗人在此中寻求自我的解脱与宁静。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精神的高度与心灵的宁静,反映了对知己与真情的渴望,同时表达了对浊世的无奈与不满。
诗中提到的“牟尼”指的是哪位人物?
“红盖素馨”在诗中象征什么?
以上是对《惜红衣二首 其二》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