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10
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
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
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
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
芳洲两侧。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
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
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
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
诗的开头描绘了断裂的岛屿上缭绕着的云,清澈的湖水映照着明月,天空中有一片白色的光。老柳树枝叶繁茂,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碧绿的湖面。窗前的鬓影,宛如燕子轻盈地掠过芳香的小路。在花丛之外,传来悠扬的箫声,仿佛是秦楼中的仙女留下的痕迹。芳洲两边,绿树掩映着红衣,似乎回忆起旧日的颜色。沙鸥在夜间的梦中,正与世间的万般缘分隔绝。晨昏之间我独自走过这片土地,凝视着南斗和北箕。指着高处的啸台,曾经在这里划过双桨的身影。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这首诗作于夜晚,诗人泛舟于玄武湖,饱览湖面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追忆。
《惜红衣•夜泛玄武湖,过慵庐未泊,赋寄》是一首极具抒情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玄武湖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断屿留云,澄波浸月”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静谧,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梦境之中。老柳、微风等意象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柔和,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接着,诗人通过“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等意象,描绘了人在夜晚独自游荡的情境,传达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惆怅的心情。此时,音乐的引入——“花外琼箫”,则为整首诗添加了音韵的美感,使得自然与人文交融,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最后,诗人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不仅是对自然的凝视,更是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流动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湖泊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思考。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感受到孤独与自由,最终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诗中“澄波浸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芳洲两侧,绿盖红衣”中的“红衣”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夜晚的湖边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