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07
细雨阑珊浴紫薇。秋凉如水碧烟迷。凭教翠盖珠千琲,来逐寒萍浪四围。蛛网露,草梳泥。风拈落叶补苔衣。文梁无觅巢中燕,空对垂杨万缕丝。
细细的雨丝洒落在紫薇花上,秋天的凉意如水般清澈而迷人。翠绿的伞盖上点缀着无数露珠,来回追逐着秋天的萍水相逢。蛛网上挂着露珠,草丛中的泥土被风拂动,仿佛是为落叶缝补苔藓的衣裳。文梁上难觅燕子的巢穴,独自面对着垂柳的万缕柔丝。
作者介绍:谷海鹰,生于20世纪末,现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反映当代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现代社会的一次秋游,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自然的静谧,借用细雨和露珠的意象,表达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思考。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开篇“细雨阑珊浴紫薇”,将细雨与紫薇花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柔和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秋凉如水碧烟迷”,进一步深化了秋天清澈的气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氛围。
而“凭教翠盖珠千琲,来逐寒萍浪四围”则展现了雨滴的美丽,以及秋水的波动,象征着生命中的无常与流转。接下来的“蛛网露,草梳泥”,描绘了蛛网上的露珠和草丛中的泥土,体现了自然的细腻与生动,让人感受到秋天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文梁无觅巢中燕,空对垂杨万缕丝”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燕子的巢穴不再,象征着失去与孤独,面对垂柳的柔情,似乎在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构建了一幅生动、优雅的秋日图景,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渗透着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美丽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细雨阑珊浴紫薇”中的“阑珊”指的是什么?
诗中“文梁无觅巢中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空对垂杨万缕丝”中的“万缕丝”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同样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谷海鹰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清冷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眷恋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