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6 06:29:33

诗句

泪尽东京说梦华。

败笺残墨送生涯。

沾唇香乞迎年酒,到眼红憎馈岁花。

无一语,但长嗟。

短檠挑尽又啼鸦。

莫嫌岁事郎当甚,好友同居亦当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33

原文展示:

泪尽东京说梦华。
败笺残墨送生涯。
沾唇香乞迎年酒,到眼红憎馈岁花。
无一语,但长嗟。
短檠挑尽又啼鸦。
莫嫌岁事郎当甚,好友同居亦当家。

白话文翻译:

泪水已经流尽,回忆起在东京的梦境与繁华。
残破的纸张和褪色的墨迹,见证了我的人生。
轻轻沾唇,乞求一杯年酒,眼中却对赠送的岁花心生厌恶。
无话可说,唯有长叹一声。
短短的灯火挑起了无尽的哀鸣。
不要嫌弃岁月的事情太过繁琐,朋友同在一处就如同家人一般。

注释:

  • 泪尽:表示悲伤到极点,眼泪已流干。
  • 梦华:梦中的繁华,指往昔的美好回忆。
  • 败笺残墨:破旧的纸张和褪色的墨迹,象征着过去的岁月与经历。
  • 沾唇香:指品尝美酒。
  • 迎年酒:指庆祝新年的酒。
  • 岁花:指新年时节的花卉,通常是用来祝贺的,但此处表达了厌恶。
  • 长嗟:长叹,表示无奈和伤感。
  • 短檠:小的灯火,象征着微弱的光明。
  • 啼鸦:乌鸦的叫声,常用作悲哀的象征。
  • 岁事:与岁月相关的事情,生活琐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京”指的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梦想的地方。“年酒”“岁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庆祝新年的重要元素,体现了对生活的期盼与无奈,而“啼鸦”则常常与悲伤和哀愁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他的诗风常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抒发,结合历史和生活的反思,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转型时期,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朱祖谋的《鹧鸪天》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意象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泪尽”“败笺”“短檠”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沧桑。开头的“泪尽东京说梦华”便直白地揭示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深切怀念,流泪的悲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交织,带给读者一种浓厚的情感冲击。

中间几句提到的“迎年酒”和“岁花”,则体现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矛盾,既想要享受生活的美好,又对岁月流逝的不满和厌倦。诗的最后,“莫嫌岁事郎当甚,好友同居亦当家”,则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接受,虽然有诸多不满,但与朋友共度时光也是一种温暖的慰藉。

整首诗在感情上呈现出一种从失落到接受的转变,既有对往昔的眷恋,又有对现实时光的释然,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生活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泪尽东京说梦华: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眼泪已流尽,无法再续昔日的辉煌。
  2. 败笺残墨送生涯:用破旧的笺纸和墨迹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沉重。
  3. 沾唇香乞迎年酒:渴望借酒消愁,迎接新年。
  4. 到眼红憎馈岁花:对庆祝新年的花卉产生厌恶,表达内心的矛盾。
  5. 无一语,但长嗟:无话可说,只有长叹,体现无奈。
  6. 短檠挑尽又啼鸦:微弱的烛光下,乌鸦的啼叫增添了悲哀的氛围。
  7. 莫嫌岁事郎当甚:劝告朋友不要对生活琐事感到厌烦。
  8. 好友同居亦当家:强调朋友之间的情谊,生活中互相陪伴也是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泪尽”“败笺”比喻人生的苦涩与过往的记忆。
  • 拟人:短檠和啼鸦赋予了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迎年酒”“岁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传递出珍惜友情、乐观面对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悲伤与怀念。
  • 笺墨:象征过往的记忆与经历。
  • 年酒:象征生活的欢庆与希望。
  • 岁花:象征美好的祝愿,却因现实而生厌。
  • 短檠:象征微弱的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尽”指的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往昔的怀念与悲伤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迎年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生活的欢庆
    • C. 遗憾
  3. 诗人最后一行的意思是?

    • A. 朋友之间不需要联系
    • B. 生活的琐事无所谓
    • C. 朋友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同题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不同风格:与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相比,朱祖谋的《鹧鸪天》更侧重于友情与生活的哲理,而纳兰性德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祖谋研究》

相关查询

九日海西庵访梁节庵师读书处 九日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五 九日夜月色如昼山林清绝念无以共此赏者闻元长宗正仲长隐居陪端殿枢公过彦文太常因游招福戏简彦文三首 其一 九日 九日不出 九日登高怀公启公立二先兄 九日游仙女山怀有训信卿是山为先祖谦谦府君旧游 九日赏池会上酬王职方 九日张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道大成 包字头的字 辫髻 蕃孕 倒八字的字 而字旁的字 认贼作子 长工 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结尾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龟年鹤算 口字旁的字 圣范 重霄 撩是生非 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诘戎治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