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琵琶)》

时间: 2025-05-09 15:48:10

诗句

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

低眉信手巧工夫。

犹带巫烟楚雨。

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

锦条金凤要人扶。

只恐乘鸾飞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48:10

原文展示

西江月(琵琶)
作者: 曹勋 〔宋代〕

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
低眉信手巧工夫。犹带巫烟楚雨。
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
锦条金凤要人扶。只恐乘鸾飞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弹琵琶时的情景,弦音如龙香轻轻拨动,声音在花底回荡,像黄莺的鸣叫。弹琴者低眉沉思,信手拈来,技艺十分精巧,仿佛带着巫师的烟雾和楚地的细雨。人们借着东风的美丽色彩,花朵装饰着她的宝髻和珍珠。锦缎与金凤相映成趣,仿佛需要人来扶持,只怕这美好的情景会乘着神鸟飞去。

注释

  • 弦泛:弦音轻轻泛起,形容琵琶音色优美。
  • 龙香:形容音色如龙般悠扬,带有香气。
  • 莺雏:小黄莺,象征天真和美好的声音。
  • 低眉:低头思索,表现出弹奏者的专注。
  • 巫烟楚雨:巫术的烟雾与楚地的细雨,暗示神秘和柔美的结合。
  • 东风秀色:借东风带来的美丽景色,形容春天的美好。
  • 宝髻真珠:形容女子发髻上佩戴的珍珠,象征华贵。
  • 锦条金凤:象征美好和华丽,金凤常与富贵、美丽相联系。
  • 乘鸾飞去:比喻美好事物的易逝和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词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代,正值音乐和艺术繁荣时期,琵琶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深受人们喜爱。诗中展现了弹琵琶的优雅情景,反映了对传统艺术的推崇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江月(琵琶)》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琵琶音乐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弹奏琵琶的优雅场景。首句“弦泛龙香细拨”不仅描绘了琵琶弦音的清脆,更通过“龙香”传达出音色的高贵和独特。接下来“声回花底莺雏”,则将音乐与自然融合,生动地表现出声音在花丛间回荡的美妙。整首词中,“低眉信手巧工夫”表现出弹奏者的从容与专注,恰如其分地传递出一种艺术家的气质。

在意象上,诗中涉及的“巫烟楚雨”一方面暗示了音乐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则象征了情感的细腻与柔美。最后的几句,通过对华丽装饰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美感,同时又隐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短暂美好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弦泛龙香细拨:琵琶的弦声轻轻振动,像是带着香气的龙,展现出音色的优雅。
  2. 声回花底莺雏:琴声在花底回响,像小莺的鸣叫,体现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
  3. 低眉信手巧工夫:弹奏者低头沉思,随意之间展现出精湛的技艺。
  4. 犹带巫烟楚雨:音乐中仿佛有巫师的烟雾和楚地的细雨,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5. 人占东风秀色:人们借着东风的美丽景色,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6. 花笼宝髻真珠:花朵装饰着她的发髻,珍珠点缀其上,象征着华丽与美丽。
  7. 锦条金凤要人扶:锦缎与金凤相映成趣,仿佛需要人来扶持,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易逝。
  8. 只恐乘鸾飞去: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忧虑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弦泛龙香”将琵琶音色比作龙,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声回”使声音具有人性,增强了音乐的生动感。
  • 对仗:词句对仗工整,如“锦条金凤”,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琵琶音乐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琵琶:象征着音乐与艺术的美好。
  2. 龙香:代表高贵、优雅的音色,传递出一种神秘感。
  3. 莺雏:象征着青春、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4. 巫烟楚雨:暗示神秘与柔情,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5. 真珠与金凤:象征华丽与富贵,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弦泛龙香细拨”中“龙香”指的是什么?

    • A. 琵琶的音色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动物
  2. 诗中的“低眉信手巧工夫”主要表现了弹奏者的什么?

    • A. 随意
    • B. 专注
    • C. 疲惫
  3. “只恐乘鸾飞去”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忧?

    • A. 音乐的消失
    • B. 时间的流逝
    • C. 美好事物的易逝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曹勋的《西江月(琵琶)》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以琵琶为主题,两者都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西江月》更注重音色的描绘,而《琵琶行》则更强调叙事与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琵琶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怨啼鹃) 浣溪沙 甲辰春日 浣溪沙·庚寅,一九五○年 浣溪沙·庚寅,一九五○年 浣溪沙·戊午春感四首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春怀 浣溪沙 咏梅花,赠画中美人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霸论 杯水舆薪 清跸传道 歺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风驰电赴 橘丸 买东买西 同字框的字 正色直言 绝开头的成语 人落 侠行 包含劫的词语有哪些 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包含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